第(1/3)页 隔着老远的距离,隔着喧嚣的人群,他目光直直地望着她。 这一刻,庄绾的预感得到验证,心口跳得极快。 他真的来了! 裴荇居的到来,令全场气氛变得微妙。 昌国曾是大曌的属地,如今昌国复国且皇帝大婚,大曌的使团居然来了。一时间,各国使团交换眼神,心照不宣地保持沉默。 “裴荇居!”梁锦羡唇角缓缓勾起,眸子如鹰一样犀利:“你竟然敢来!” “我大曌泱泱,鼠雀之辈有何可忌惮?” 裴荇居飞快地在庄绾身上打量,见她并没受到折磨心里松了口气。随后视线落在梁锦羡牵着她的手上时,眸子蓦地一沉。 “哦?这么说,你是来吃喜酒的?”梁锦羡笑得眉眼惧弯,挑衅地举起牵着庄绾的手:“朕与皇后大婚,不料大曌也如此重视,竟是让堂堂帝师裴大人为使臣。” 庄绾愤怒地甩开梁锦羡的手,梁锦羡也强求,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放开她。 “裴荇居,你傻吗?”庄绾看见他欢喜又担忧:“这里到处都是梁锦羡的埋伏,你就这么来了?” 裴荇居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意思是不必担心,他自有谋划。 瞧见两人这般“眉来眼去”,梁锦羡心下不悦,当即上前将庄绾挡住。 “大曌使团既然是来吃酒的,来人啊,”他吩咐:“给大曌使团安排个视野好的位置,待朕与皇后祭了天,再好生跟裴大人饮两杯。” 说完,又转头对庄绾道:“吉时已到,容不得耽搁,我的皇后?” 他再次强行牵起庄绾的手,打算前往祭坛。 “慢着!”这时,裴荇居冷声开口:“你就不想看看我为你准备的贺礼吗?” 梁锦羡眯眼。 就见裴荇居抬了抬袖,身后一人抱着个匣子上前。这个匣子不大,约莫手掌宽,在场所有人都好奇地瞧过来。 梁锦羡垂眼,唇角漫不经心勾着。 然而,在看到匣子里的东西时,他唇边的笑缓缓凝固。 “昌国的陛下......”裴荇居不徐不疾问:“可还满意这份礼?” 匣子里放着一只老旧的镯子,还有一缕干枯的头发,以及一把尖利的匕首。 众人纷纷摸不清头脑,为何梁锦羡看见这些东西会脸色突变。 然而待听得裴荇居的话时,几乎全场震惊。 “梁锦羡,可还认得你亲生母亲之物?” 话落,所有人面面相觑,梁锦羡居然还有母亲。 “不是说他母亲早就去世了吗?” “对啊,听说梁世子生下来其生母就死了,为何又突然出现了?” 众人窃窃私语,就连庄绾也不可思议。她朝匣子看去,那只镯子老旧却光滑莹亮,想来是常年戴在手上的。而观梁锦羡的表情,必定是认出了镯子的主人。 没想到,梁锦羡的母亲还活着。 她努力回想书中的剧情,但只能模糊地记得梁锦羡多年来一直在寻人,为此不惜与信国公产生分歧,甚至令信国公猜忌。 原来,他找的人就是他母亲吗? 此刻,梁锦羡的脸色阴沉得滴水,眸子死死盯着裴荇居。好半天,才出声问:“她人在哪?” “放心,人还活着。”裴荇居道。 梁锦羡闭了闭眼,突然发狂从身后抽出长剑,直抵着裴荇居。 “你凭什么以为我会为她妥协?你别忘了,你人在我的地盘,我此刻杀你轻而易举。” 裴荇居站着未动,脸上始终一抹从容的笑:“你今天杀不了我。” “就凭你今日带来的这些人?”梁锦羡扫了眼他身后,冷笑:“你未免太过自信。” 这时,早已准备好的弓箭手迅速围拢过来,尖利的箭矢对着大曌使团。 各国使团们被这阵仗惊住,皆屏气凝神不敢说话。庄绾更是心紧张到了嗓子眼,但凡这些弓箭手放箭,不消片刻,裴荇居以及其他人定然变成刺猬。 然而裴荇居仍旧站得笔直,似乎对于梁锦羡的威胁毫不在意。 “是吗?”他勾唇:“是你高估了自己。” 说完,一人大喊着从宫外跑来:“陛下不好了!大曌兵马来了!” 一听,众人恐慌。 连梁锦羡也怔了怔,据他收到的消息,大曌的军队要在三日后才能到达。他也正是算好了时机,才会将婚期选在这个时候。 为何来得这么快? “看清楚了吗?”他问:“确定是大曌的兵马?” “是大曌兵马,估计有数万众,旗帜上还写着......”来人牙齿打颤:“旗帜上还写着‘裴’字。” 话落,所有人脸色大变。 人群中有人“嘶”地出声,声音中夹杂慌张:“是裴家军!居然是裴家军来了!” 裴家军,传说中那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常胜军队,那支但凡上战场便勇猛如虎的兵马。这样一支兵马原本在十六年前随着裴家抄家而销声匿迹,没想到,十六年后又突然出现了。 尽管只有数万,可裴家军强悍精良,战场上能以一敌十,所向披靡。 裴家军压城,一旦开战,梁锦羡必输无疑。此时此刻,明智的人都知道该如何抉择。 这下,各国的使团们也坐不住了,赶紧跟昌国撇清关系才是要紧。 当即,邑国的使团讪讪走出来:“昌国陛下,我今晨突然收到本国急诏,恐怕不能留此赴宴了,且先告辞。” 有了邑国使团带头,其他使团也陆陆续续地告辞离去。不过片刻,那些凑热闹而来的人都走得精光。 这个大婚,显然是办不下去了。 梁锦羡脸色难看,眼底阴鸷翻涌。半晌,他大笑起来。 “好!好个裴荇居!果然配得上我的对手!今日杀你倒是可惜了,不妨......”梁锦羡的笑蓦地一沉:“他日我们战场上见!” 他收了剑,咬牙问:“人在何处?” 裴荇居看了眼庄绾,道:“她安全出城,你母亲便也能安全回来。” “来人!”梁锦羡面色不耐烦,歇斯底里吩咐:“送大曌使臣出城!” 弓箭手缓缓退开,像波浪般从两侧散去,给裴荇居让出了一条道。 “裴荇居?”庄绾焦急喊他。 “别担心,好生等我。”裴荇居温声安抚道。 . 薛罡没想到事情这般顺利,出了昌国皇宫,他问:“原来你大量调动私船是为这个?” 裴家军能这么快到达蜀州,便是因为裴荇居改变了行进路线,若是走陆路必定得三日后才到。可走水路却不同了,能缩短一半的路程。然而五万军队走水路并非小事,别的不说,一时间调动那么多船只便是困难。但裴荇居的产业遍布各地,私下就有无数商船,在西南一带调动商船实属易事。 这也便是所有人都惊讶裴家军居然来得这么快的原因。 而且,走水路大军得以休养,到达蜀州即可作战。梁锦羡恐怕怎么也料不到,大军会在这么短时间内突然压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