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疑云又起-《女侠千古情》
第(3/3)页
晏七行点点头,不知我为何将话题扯到他身上。
“他有个儿子叫司马迁,写了一本书叫《史记》,里面有许多人物传纪,什么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一部纪传体通史。直到两千年后,这本书也一直作为正史,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你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穿越时空这种事,连现代人都接受不了,何况曚昧时代的未开化人类。
晏七行初时的震惊渐渐消褪,如墨的黑眸中闪着光亮,一边听,一边思索。
“继续说。”他说。
“其实我是两千后的人。”见他作好了心理准备,我直接把重点讲出来。“所以才会知道两千年前的历史。”
虽然早有准备,但听我这么说,他还是睁大了眼睛,震惊得无以复加,太阳穴突突地跳动,呆呆地望着我无法言语。
“我想和田玉应该是某种介质,借着月光的能量打开时空之门,使两千年前的时空与两千年后的时空暂时发生了时空错位,其实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之莫名其妙地,我就掉到这个时代来了。”
他费力地张大口,好容易发出声音问道:“你是说,碎了的那块和田玉?”
我点点头。
“难怪你为了那块玉,居然不惜追到匈奴去。”他恍然。“杀中行说时你用的兵器……”
“那个叫做手枪,是两千年后最普通的武器。”从怀里拿出已经没有子弹的枪,递到他手上。“百米之外取人性命如探囊取物,在我那个时代不再是神话,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你奉命监视我那么久,一定也发现我的房间跟普通的民居不同吧。”我问低头摆弄手枪陷入深思的晏七行。
他抬起头来,僵硬地点点头。
“那是因为所处时代不同的缘故,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也不同。”我跳下床打开衣橱说,提出一个又一个箱子说:“这里面也都是两千年后才有的用品……”打开箱子给他看。“这个是电脑,用途好比人脑,或者象你们的竹简,用来记录或储存资料的东西;这个是手机,如果你也有一个的话,就算隔着十万八千里,用它我们就可以直接通话;这些是电磁炉、电饭锅、小型的冰箱……我们那边不再用柴生火做饭,做饭只要用它们,再通上电就行。”
我发现自己越说,他的神情就越迷惑,不由得泄了气。
“电是何物?是闪电吗?”他很有求知欲地问。
“这个,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也不太懂啦,可能差不多吧。”我搔搔头,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得给他找个物理学家来,我只知道摩擦起电。
他拿起手机左看右看,沉思着说:“此物早几年我就见过,想不到居然有如此奇妙的用途。”
哦?我惊奇地瞪圆眼睛,急切地问:“早几年见过?在哪里见过?”难道还有跟我一样的穿越人?
晏七行怔了怔说:“自然是在你府邸。”
我一下明白了,只想着这家伙奉命盯着我,却没想过我这府里府外都被他翻了个遍,难怪第一次到我卧室也不惊讶,原来早就见识过了。
狠狠瞪他一眼,恶声说:“刚刚还说什么鼠窃狗偷不屑为之,那跑到人家女孩子的房间东翻西找的算什么好汉?”
晏七行尴尬地一笑,也不分辨。其实我心里清楚,他这么做无非是奉了皇帝的命令而已。
沉吟良久,他忽然想起什么,扭头问我道:“当日救辛宓姑娘时,你就笃定刺客是淮南王所派。如此说来,淮南王谋反一事,也记在史记中?”
“不错。”
“丹心墀呢?丹心墀结局如何?”他问了件我不知道的事。
“史书上根本没有丹心墀的任何记载,连我自己都觉得奇怪……”我沉吟着,照说这么大件案子不可能没记录呀。“还有件奇怪的事,按说论才能,你晏七行并不比卫青差,将来汉匈战事一起,拜将封侯绝对没问题。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历史上竟然没有关于你的任何记载。”
晏七行淡淡一笑说:“也许那个时候,我已经辞官归隐或者以身殉国……”
“放心,人说好人不长寿,祸害遗千年,你呀,横看竖看都不象个好人。”我嘻嘻地开着玩笑,坚决排除这种可能性。
“承你吉言。”他也笑了。
“总之我的大秘密你已经知道,记住保守秘密。”我大大舒了口气,觉得轻松极了。唉,有人分享秘密的感觉真好。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忘记了,发生在我身体上的特殊变异,我没有告诉他;而一些感情方面的事,是不想说。
“你呢?你也算为大汉朝立下赫赫大功,历史中怎样写你?”晏七行忽然问了个怪问题。
“我?”我被问住了。“怎么会有我呢?我是两千年后的人。”
晏七行拧起眉头,若有所思地说:“虽然如此,但如今你已经来到两千年前,做大汉朝的官,兴建兵学,更改兵制,建造各种武器械具,出使匈奴,杀中行说,甚至军臣单于也因你而亡,这些事,历史岂能没有记载?”
我怔在那里,一股寒意从心底缓缓冒出来,很快窜到全身。
是啊,这些问题我怎么没想到?
其实从前也考虑过类似的问题,但那个时候,我没有出使匈奴,没有让历史有这么重大的改变,那些细枝末节的事不被记载很正常。但现在我去了匈奴,而且引发了那么大的变故,再说和田玉碎,我注定要在汉朝渡过余生。我这个人,我所做的事,就不能不被记载到历史里。
可是,两千年后的历史书中,的的确确没有刘丹或刘丹这个人!
为什么会这样?
我慌乱地望向晏七行,晏七行望着我,因为思考,话说得很慢:“只有两个可能——著书之人故意将你从历史中抹去;或者,你回家了。”
我想了想,摇头说:“和田玉碎了,我怎么回家?还有,就算我回了家,但我在汉朝所做的事又怎么能凭能消失?”
晏七行分析道:“我想,你本不是汉朝人,只是因不知名的原因,突然介入了这个朝代的历史。若你消失,你所做的一切自然也就不复存在,历史将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就象你从来不曾来过。否则,就不知该如何解释两千年后的史书中,为何没有你刘丹这个人。”
听了他的分析,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果是这样就糟了,中行说不死,小霍一定会死。
晏七行坐到我身边,眼睛明亮异常:“刘丹,难道你从来不曾想到过,也许和田玉根本就没有碎?”
我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和田玉明明碎了,还是我弄碎的,碎成几段,碎成碎片了。”
晏七行淡淡一笑说:“假若和田玉没有被送给乌维,假若它还在大汉,又何来玉碎之事?”
我彻底呆住了,从思想到心灵都仿佛被凝固,不能思想也无法反应。只听晏七行的声音宛如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在我耳畔萦绕:“当年陛下拿到和田玉时,曾说过一句话,他说:有此玉在手,不怕刘丹不为我所用。他如此看重玉环,如此看重你,又怎么会轻易将和田玉送给一个匈奴的少年?”
我倏地抬头盯着晏七行,烛火摇曳,朦胧的灯火下,他的脸庞模糊,惟独一双眼睛,黑漆漆的象外面无边的夜色。
我的手足冰冷,气急败坏地问道:“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
晏七行叹息道:“因为我并不知此玉如此关系重大。此外,我毕竟是汉家臣子,理当尽忠于陛下。何况在此之前,你我相交不深,我怎会告诉你?如今你我既然是生死之交,我又怎能不告诉你?”
我闭上眼睛,汉武帝刘彻的脸清清楚楚地浮现在眼前!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就证明刘彻从头至尾都不信任我,一如我不信任他一样。
我虚弱地喘着气,那些惊心动魄的推测还在我的脑中回旋。
“如果是前者呢?司马迁及其它史官,故意把我从历史中抹掉了?”
可是为什么呢?
晏七行说:“如果是这样,就一定是陛下的意思。可是陛下为何不准历史记载你的事?岂不令人费解。”
是无法解释。
也许……也许还有其它原因,比如说史家们忘记了这段历史,比如说我——不告而别离开了朝廷,刘彻一怒之下,将我的事迹全盘抹煞,不准将我载入史册。但这么多的推测,我最希望成立而又最害怕面对的,就是和田玉仍然存在!
如果是事实,那么一切将重新回到起点!我所面对的,依然是没完没了的漫长回归路。
我还要回归吗?我还能回归吗?
我抬头,晏七行默默地望着我,眼里流露出怜惜之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