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合线的‘合’?”朱瀚笑。 “是。”李合也笑,“我爹起名图个顺。” “你脚底板厚。”朱瀚目光落在他鞋上,“走已多,收得也会更快。你愿不愿意在这里帮缪行带一队?” 李合愣了两息,眼睛一亮:“愿!” “那就留在第二圈。”朱瀚道,“我给你三句话:看肩、看脚、看呼吸。只看这三件,不要贪。” “是!”李合应得利落。 石前的风换了一道,像有人把帘子掀开又轻轻放下。 朱瀚抬头,日影已经挪到了另一边。他忽然道:“标儿,今日再立一块小石,写‘不说’。” 朱标愣了愣,笑:“写在三石边上?” “写在三石后头。”朱瀚说,“告诉人:站、走、收之外,还有一件事叫‘不说’。” 石匠立刻去抬石。老人把竹尺一拄,眯眼笑:“好字。沉得住。” 夜来风起,旧学府的槐影在院心铺开,像一床皱了的被。 朱瀚独自一人站在廊下,手指在柱子上轻轻敲了三下,像打的是心里的鼓。 “签到。” 【签到地点:旧学府正院槐影】 【奖励:步盘术·三式(并行与换拍);附赠:‘心火不熄’延一天】 他收回手,轻轻一笑。 身后脚步轻,朱标抱着一卷薄薄的木牌样式走近:“皇叔,我在想一个法子。” “说。” “把‘站、走、收’刻在小牌上,牌背写一小段话,挂在太学与这处院门边。” 朱标眼睛亮,“让人取一块回去,翌日再换回来。谁拿了牌,谁就要把牌背写的话做成。” “这事好。”朱瀚点头,“但别多。先五块。” “我想也是。”朱标笑,“太多,轻了。” “谁来写牌背的话?”朱瀚问。 “先让先生写。”朱标道,“老先生写话,稳。” “再让孩子写。”朱瀚补了一句,“孩子写话,真。” “好。”朱标点头,“我去请他。” 夜更深,牛角灯下,老人把第一块小牌翻面,执笔写下一行字:“站时不怨,走时不争,收时不拖。”他放下笔,又笑着把第二块推给一个瘦瘦的小孩:“你写。” 小孩咽了咽口水,歪歪扭扭写出四个字:“慢也算赢。” 朱瀚看着,忽而觉得胸口那盏火更稳了些。 他把手放在石桌沿,轻轻吐出一口气:“明日并行与换拍。” “并行?”朱标抬头。 “人多,线多,就要并。” 朱瀚道,“并行里换拍,谁快谁慢不是看脚,是看心。” “我明日走在第二条线。”朱标笑,“我想试试‘换拍’。” “你先别带人。”朱瀚看他,“你先让自己跟别人换一次。” “好。”朱标应了,“我找韩侍郎。” “他会换。”朱瀚也笑。 翌日一早,院中画了两圈,圈里各自练,各圈之间有一小段并行区。 朱瀚往并行区一立:“过这儿的时候,不抢,眼看对方的肩。你收我进,你进我收。记住两句话:‘你不是路障’,‘他也不是风’。” “我不是路障,他也不是风。” 白榆在口里念了一遍,念着念着就笑了。 他第一次与韩朔并肩过并行区,韩朔肩没动,他也没动。 两人像两条绳一样轻轻交一交,又各自回到自己的节奏里。 第二次走到这儿的时候,白榆忽然在心里说了一句“到”,再次稳过。 “换拍。”朱瀚道,“谁愿意换?” 李合第一个举手:“我试。” “你把步子放慢半拍,跟第三圈那位老匠人并上。” 朱瀚指了一指,“老匠人呼吸长,你别抢。” 李合应声,过去与老匠人并肩。 他的步子先慢下来半拍,老匠人的呼吸正好把他托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