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比如唐伯虎的狂,那是真的没边了,文徵明和祝允明的驽钝,再就是徐祯卿因为长相,或许是自卑,性格也有点扭曲。 既然相识一场,还算圆梦了,张骥也没忘拉扯提携一二。 徐祯卿有官职在身,虽然是个从八品的国子监小官,却也更好运作,淮安府不是受灾了吗?他就给王恕写了一封推荐信,顺便还给马文升这个新任的吏部尚书写了封信,推荐徐祯卿做一任知县。 如果徐祯卿真的有些能耐,一任知县的任期怎么都能脱颖而出了,还是不行,那就是徐祯卿自己的原因,谁提携给机会都没用。 至于祝允明和文徵明,这两位就可以去国子监陪唐伯虎读书去了,国子监生的名额,对张骥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今年正好还有恩科,能不能考上进士,完全可以搏一搏。 张骥把这些都放在私下里进行,很照顾到了读书人的面子和自尊心。 但别忘了还有沈煌呢!他不能让妹夫做了好事不留名,言语隐晦提及,此举更赢得了祝允明等人的好感,觉得张骥这个权贵值得结交。 最兴奋的莫过于徐祯卿,他因为长相处处不得意,都准备写一本诋毁朱元璋的书了,因为朱元璋的长相也不好嘛! 结果峰回路转,他有机会做一任知县,一时间踌躇满志,充满了干劲。 张骥是圆梦了,可惜没有希望中的无厘头的四大才子,想让唐伯虎给祝允明画一副小鸡子的画,只能在梦中回忆了事。 时间进入五月份,王桥从南海传来消息,在七月份之前,可以把晒场的事情处理完毕,而且越是往南,自然条件越好,晒场的产出比两淮高出许多。 张骥觉得自己回程的日期要近了,大明盐业总公司的章程,该书面确立起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