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华灯初上。 太液湖畔贵女们结伴在水榭凉亭里看花灯。 隔着太液湖,可遥望北边富丽堂皇的高阁,那里,朝堂大臣们簇拥着看皇上为太后写寿辞。 皇上才华横溢,尤其写得一手好字,每年太后的寿辞都是皇上亲自写。 一份寿辞写完,文武百官们争相传递阅赏,大赞皇上的字一日千里,越发精进。 裴荇居站在栏杆旁,并没凑过去与其他人溜须拍马,而是整理百官贺表,素来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 其中,信国公也意思意思地看了眼寿辞,说了番赞誉的话。 他扫了眼在场情况,低声问身边的内侍:“世子到了吗?” 内侍端着茶,恭敬回道:“国公爷,世子还未到。” 闻言,信国公沉眉。转头对上裴荇居的视线,他又舒展开来,含笑走过去。 “裴大人不写一副贺表?”他问。 裴荇居谦逊道:“贺表早已准备好,只是不宜当众献丑罢了。” 信国公笑了笑:“裴大人近日八面威风啊。” “不知梁公此话怎讲?” “明白人又何必装糊涂?” “恕下官愚钝,确实不知梁公何意。” 信国公的笑渐渐淡下来,盯了他一会,转身离去。 过了会,内侍总管前来禀报:“皇上,晋太妃派人来了,请您去摩天殿一趟。” 皇上搁下笔,问:“太后还未出摩天殿吗?” 内侍总管回答:“太后还在礼佛。太后她老人家心善,说黎民百姓还有人挨饿受冻呢,她一个生辰闹这么大阵仗怕佛祖怪罪,是以不肯出来。” “晋太妃也没法子?” “晋太妃,夏阳侯府老夫人,翼王夫人以及各家命妇都在,皆没能请动太后。晋太妃说恐怕还得皇上亲自去一趟。” 众人听后,暗暗对视了眼,了然。 太后这些年礼佛念经,还常常捐善布施,在世人面前俨然一副贤德太后。 大寿这日一早就关在摩天殿中礼佛念经,命妇和太妃们千请万请也没出来,为的什么?为的只是她的名声罢了。 若真体恤黎民百姓,早干嘛去了?筹备了近两个月的寿辰,早不礼佛晚不礼佛,偏偏众人入宫贺寿之日礼佛,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但也有人想得深些。 此前户部牵涉贺州私设赋税案,那案子虽说只关贺州和户部的事,但谁都清楚牵扯梁家。而首当其冲便是太后,太后今日此举恐怕有澄清之嫌。 此情,大臣们看得出来,后宫太妃及诸多命妇也明白。是以众人配合太后演戏,派人来请皇上,不消说,皇上这趟去请,太后一定会出来。 果不其然,皇上领文武百官而去,众人跪在殿外恭请太后。没多久,摩天殿大门敞开,太后被人扶门而出。 酉时三刻,准备了近两个月的寿宴开始。 丝竹管乐响起,大殿内歌舞环绕,妇人贵女们花团锦簇凑在一起谈天说笑。 沈祎一身官服入了殿,隔着吵嚷人群老远就看见了站在殿中央的裴荇居。正欲抬脚过去,不经意瞥见女眷席上的姜宝荷,他脚步停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