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很快,她带着东西欢喜地出门。 眼下已快午时,吕侍卫问她还要去何处逛。 “去酒楼吧。”庄绾说:“先用午膳。” 一行人又沿着街往酒楼而去。 酒楼人多,他们等了会才等到一桌客人离去。跑堂麻利地收拾好桌子请几人入座,但吕侍卫哪里敢与庄绾同坐?自然是站在一旁另等空桌。 恰好此时,酒楼里进来几个僧人。他们端着铜盆佛像,盆中盛了圣水,挨桌询问客人。 “施主,浴佛否?” 若有浴佛的,便提起盆中的木勺,舀一瓢圣水淋在佛像上,名曰“浴佛”。然后,僧人同样舀一瓢圣水盛于碗中递给那人,供他饮下。 时人有个说法,喝了浴佛水驱邪避祸。是以,在浴佛节这天,但凡手上有点闲钱的都不会吝啬。 那人喝了圣水后,从钱袋里掏出几个铜板递给僧人,僧人“阿弥陀佛”行了一礼,再继续下一位。 庄绾坐着看了会,觉得很有意思。但没多久,僧人们走到她桌前。 “女施主,浴佛否?” 吕侍卫上前来阻止,庄绾电光石火间想到个主意,立即道:“要的。” 她提起长柄舀水,吕侍卫抿了抿唇,又退回去。 庄绾学着旁人的样子,先是舀一瓢圣水淋在佛像上,然后接过僧人递来的圣水喝下。 老实讲,她有点不敢喝。 一来圣水不知是用什么做的,里头一股浓郁的香气,水色深沉。二来,僧人递来的碗也不知供多少施主用过,没消毒。但事情到这一步了已不好推却,于是接过碗,闭着眼饮尽。 末了,她回味了片刻。其实......也不是那么难喝,甜甜的味道。 喝完圣水,她在袖中掏啊掏,挑了块最小的碎银出来。尽管是最小的碎银,但比起别的施主来,庄绾显得很大方。 僧人接过,脸上浮现几丝笑意,又为她念了一小段经文才离去。 庄绾满意坐回桌边,却见吕侍卫狐疑看她。 “哦......我婢女那还有点私房钱。”庄绾解释。 她一脸坦然,全然无主人搜刮仆人私房钱很是没品的自觉。 吕侍卫微笑。 没多久,跑堂的为吕侍卫几人也腾了一桌出来,就在大堂里,与庄绾隔了一桌客人。 只不过,等他们的菜上桌时,庄绾这边已经吃好了。吕侍卫正欲动筷,那厢就见庄绾捂着肚子,一脸难受的模样。 他问:“庄姑娘怎么了?” 庄绾说:“也不知是那圣水的问题还是饭菜不干净,我肚子难受。哎呀......不行了,我要去茅厕!” “......” 吕侍卫道:“我带庄姑娘去。” “不用不用,你们用膳,我去去就来。”话落,她捂着肚子往后院跑去。 吕侍卫想了想不放心,派两个人跟过去,不远不近地等着。 庄绾跑进茅厕,捂着鼻子等了一会,然后出门。 见两个年轻的侍卫等在不远处,她和蔼地笑了笑:“有劳了,耽误你们用膳。” 两个侍卫愣了愣神,脸慢慢红起来。 用过膳后,庄绾说要去听戏。 每年的浴佛节,许多戏班子从外地赶来京城,有的驻场在戏楼,有的则给官府使点钱占个空地搭台子。百姓若是去戏楼听戏,花的钱就要多些,若是露天听戏就便宜,只需从自家搬凳子过去,丢给守门的人几个铜板,就能听上一整天。 庄绾没凳子,也不可能让吕侍卫跑回裴府去搬凳子,于是去戏楼花了二两银子买一壶茶,优哉游哉地嗑瓜子。 嗑瓜子容易渴,渴了自然要喝茶。一场戏听下来,庄绾嗑了两盘瓜子,喝了两壶茶。 期间,还跑了三趟茅厕。 起初吕侍卫让人去盯着,后来见她自己回来,便也没放心上了。 听完戏,已经是午后未时,日头开始西斜。 庄绾望了望天色,问吕侍卫:“玙之还在广济寺?” “想必还在,”吕侍卫道:“太后礼佛后要用斋膳才回宫,约莫得酉时过后。” “哦,广济寺在哪个方向?” “东边。” “那我们去东城门吧。” “庄姑娘去东城门做什么?” 庄绾故作娇羞:“我想玙之了,我要去东城门等他。估计玙之也想我了吧?若是他回程在东城门见到我,想必很高兴。吕侍卫觉得呢?” “......或许吧。” 很快,庄绾上了马车,一行人朝东城门而去。 等裴荇居是不可能的,她只是想从东城门逃走。京城这么大,且不说她能不能找到城门,就算找到城门,吕侍卫发现她不见了很快就能逮着她。 另外,若真发现她不见了,吕侍卫恐怕想不到她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出城,而是派人在城内寻找。如此一来,更方便她逃。 上马车后,她迅速整理钱袋,以及今天买的肉脯和煎饼。这些都是她跑路的干粮,一样都不能少。 约莫行了三刻钟,总算到了东城门。下车后,庄绾暗自庆幸自己坐马车来,不然走到这都得累死。 她故伎重施,下车没多久捂着肚子,一脸难受。 “庄姑娘肚子又疼了?” 庄绾故作坚强,摆手:“无碍,我能忍,我还得等玙之呢。” 然而片刻:“不行了,我忍不了,我先去寻个方便,若是玙之来赶紧派人来告诉我啊。” 说完,她抬眼张望。 吕侍卫指着不远处的一家茶楼:“庄姑娘,那边。” “多谢。”庄绾赶忙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