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时,不少文臣武将听到房玄龄的话之后,如同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纷纷站了出来指责魏征。 河间郡王李孝恭这时也站了出来,好言相劝道: “玄成,你还是跟陛下认个错吧。” [认错?] [放眼整个大唐,我魏征可是最会在鸡蛋里挑骨头的人。] [认错是不能认错的。就算是有人要认错,也是他李世民跟我认错!] 念及此,魏征轻咳了一声,朝房玄龄拱了拱手,正色道: “房相,您刚才说此次宴会是为了庆贺,我大唐境内再无此天花之忧,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房玄龄点了点头。 “没错。” 魏征微微一笑,抱拳环顾四周,朗声道: “既然是为了天花之事而庆贺,那老臣敢问房相,敢问在座诸位同僚,敢问陛下,此次功勋最大者何在?” “此等宴会,难道不该等有功之臣,回到长安再行举办吗?” 一众文官武将闻言,尽皆沉默不语。 李世民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台阶下面。 听罢魏征之言,李世民面色稍缓。他心中虽对其屡次在关键时刻“泼冷水”感到不悦,但也深知魏征直言敢谏的性情,遂敛了怒容。 李世民沉吟片刻,正欲开口回应,却见户部尚书戴胄站出来躬身道: “陛下,魏侍中所言确有道理,若真为此事庆贺,确实应等待功臣归来,共襄盛举才更为妥当。” 李世民略一思索,微微颔首,终究压下心头愠怒,平声回应道: “玄成所虑,朕亦有所考量。然此次宴会确有其紧迫与必要之处。朕今日设宴,一则是提前与众卿分享此喜讯,振奋人心;” “二则是据兰州刺史与程国公奏报,秦明在解决天花疫病一事上功不可没。其人此刻正从陇右凯旋而归,朕欲借此机会,与众卿共议其功,商讨封赏事宜。” “确保待秦明等人凯旋之时,一切已筹备周全,彰显朝廷厚待功臣之意。” 群臣听闻此言,议论之声渐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