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着小太监的唱名,王琦风尘仆仆,身着湛蓝色锦袍迈步进了大殿。 刚到北京城,还未回府,便被宫里的旨意召见面圣王琦的脸色并不好。 “爱卿!爱卿你回来了!”朱由校的脸上带着惊喜,好似刚刚知道王琦进宫一般,放下手中的奏本,急忙忙起身,绕过御桌,挽着袖袍,小跑着来到了王琦面前:“爱卿一去月余,创下了我大明三百年来屈指可数之伟业丰功,朕自从得到爱卿的大捷奏报,每天无不是带着欣喜与期望等待爱卿回京!!” “辽东大捷,乃是上下一体,皇上居高谋划,朝廷统筹,将士用心,臣微末,不敢添攻,”低着头,王琦向着朱由校一拜。 这个时候,皇帝的心思是什么? 王琦门清。 功高震主,天下人心? 呵呵,皇帝嘛,让王琦设身处地的想想,也可以理解的。 但是,翻脸是不是太快了? “爱卿,朝廷准备封你为齐国公,如何?” 朱由校将王琦扶着安坐在椅子上,而后面带微笑看着这位功勋卓著的国公爷。 王琦将眸中的冷意深深掩藏,望着这位帝王心术日渐长成的天启皇帝,谦逊道:“陛下,此事臣当不得,陛下厚爱,臣已然日夜惶恐,若是再加身重勋,则德不配位。” “唔,朕以为你当得,那就是当得,”听到王琦的话,朱由校脸上的笑意更盛,双手轻抚,重复道:“当得,当得!” “臣愧不敢当,”王琦低着头,仍旧是谦逊模样。 呵呵,朱由校摆了摆手:“辽东大捷,诸将官的功劳,都以伱的奏本所言,臣都准了,秦二宝、卢象升、曹文诏、何可纲等人功劳,朕都认,朝廷也都认,你说的话,在辽东,就相当于朕!” 朱由校背着双手,缓缓在殿内踱步。 此刻整个文华殿内,只有王琦和朱由校两人,其余就算是魏忠贤和王体乾都远远的被赶去了殿外候着。 谁都听到不到两人在说什么。 “但是.”脚步一顿,朱由校的声音突然低沉了下来,露出半张脸,灰暗的殿内,朱由校的表情有些模糊:“朝阳门外的那桩案子,朕还是想问一句,你怎么看?” “陛下应该知道,这件事,不是臣做的,”王琦眯着眼睛,轻声回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