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时便是将鞑靼灭族,最好的机会,大明乃是天子上国,何须与匈奴结好? “儿臣认为不可!” 朱高煦高声道。 “二弟不懂行兵打仗之事,此时不攻,待到鞑靼恢复元气,再想拿下,绝无可能……” 朱高炽眉头顿时紧皱,恨不得掐死朱高煦,非要跟自个唱反调。 “儿臣所见,此时带兵攻打鞑靼,并非明智之举,游牧民族,向来行踪不定,贺兰山以北,地势辽阔,骑兵有着天然优势,明军长途跋涉之后,不说精力尚存几何,光是水土不服,战力便要大打折扣。” “虽说瓦剌与鞑靼如今不和,但谁又能保证,匈奴部族不会联合合围我军,倘若当真在草原上被合围,断然损失惨重。” 朱高煦字字铿锵道。 “你放屁,那图鲁乃是鞑靼第一悍将,如今被瓦剌首领枭首示众,两部已经结下死仇,如何可能联手!?” 朱高炽气急败坏道。 “行军打仗不能依靠概率行事,儿臣认为,此时非但不应趁火打劫,反而应当援助鞑靼,与之交好。” “如今两个部族之间,相互制衡,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倘若鞑靼当真被灭族,整个漠北草原,便成了瓦剌部族一家天下,届时后患无穷。” 朱高煦压根没有理会朱高炽的意思,直抒己见道。 “好了,无须多言,朕自有决断,此事便交由吕震去办,在鞑靼来到应天之前,将鸿胪寺修缮妥当,至于山东氏族那些个人,若是没有异动便放了。” 朱棣清了清嗓子,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道。 “若是放了山东氏族之人,庄庭浩该如何处置?” 金纯继而问道。 庄庭浩这位山东大儒,被软禁在刑部天牢中,已经半年有余,着实是个烫手山芋。 山东氏族之人被禁足,庄庭浩被下狱之事,便走漏不了风声,可一旦将其放了,若是庄庭浩一事传回到山东府,怕是要起异动。 “庄老本身并无多大过错,你去告知,只要他肯写下一封忏悔书,朕便既往不咎,可与山东氏族之人,一同回到山东府。” 朱棣摆了摆手。 “陛下此事怕是难以实现,庄庭浩那老头子,就跟个鞋垫似的,又臭又硬,在狱中甚至三番两次绝食抗议,想让其写下忏悔书,绝无可能。” 金纯面露难色道。 倘若是寻常人,大刑伺候,不老实也得老实,奈何这庄庭浩身份不一般,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 就连绝食,还得想方设法哄着其用膳,依他说,这哪是在坐牢,压根就是享福来的。 林浩将身子往朱高煦身后藏了藏,内心祈祷着朱棣别看自个。 “林爱卿,此事由你去办如何?” 朱棣看向林浩道。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