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瞿能挂帅征西-《大明公务员》
            
            
            
                
    第(1/3)页
    第五十二章瞿能挂帅征西
    何夕重视这一战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北京政府建立起来之后,第一次完整的重大决策。
    之前北京政府其实不能掌控军队。
    都是何夕确定战略依靠自己的影响力,确保执行的。特别是河间之战,本质上就是这样的。很多事情都其实不合规矩的。因为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规矩可言。
    何夕不希望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下去。
    无他,何夕不可能一直是内阁首辅。何夕也不希望他的继任者,有他而今的权力。毕竟何夕其实知道,他的权力是超过了一个首辅了。
    何夕希望完成一套体系,就好像三省六部制一样,成为一套中枢决策体制。从一件事情提出,论证,执行,检查,评定,整个流程各司其职。
    从而完成大战略。
    何夕在西北战略上,谨慎与审慎,一方面是这一件事情的确重要,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在思路大明朝廷的框架有没有问题。各部执行自己的权力有没有问题。
    各种会议流程与章程,有没有问题?等等。
    不过,而今整个流程其实也走完。
    各种问题也都思考的差不多了。
    是时候开始决定了。
    何夕回去之后,以内阁名义整理出一整套征西计划书,然后送入宫中,朱雄英用印之后。何夕以这一份诏令为基础开始执行。
    首先,何夕将张友直叫过来,批准了朔州铁厂计划。
    山西银行筹集一千万两,遵化铁厂以技术入股,还有地方铁矿煤矿都入股。最后遵化铁厂土官股占据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山西银行与其他很多商人一并掌控四十九的股份。
    何夕其实知道,张友直这一件事情,是在燕王攻陷哈密之后,才立即筹借到一千万两的。之前不过在三百万两左右。
    练子宁专门拜访何夕,商议过燕王国债的问题。
    但是何夕以时机不成熟为由,聚集了这一件事情。但是却让他改变另外一个方式,那就是他在朔州铁厂修建的时候,参与进去,并向这些人保证西域方向优先采购朔州铁厂的商品。
    于是,这厂子还没有圈地,就立即就由了盈利的可能。
    这才有这些人踊跃参与。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练子宁搞来的钱,立即从朔州铁厂赊账出一批铁器。等生产出来立即发向西域前线。
    其次,就是举行枢密院会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