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林一民笑道,小小地拍了拍司徒南的马屁。 他兼任美华财团的领袖之一,其中的奥妙林一民比宋子文体会得更深刻。 武汉政府废两改元,整顿金融秩序,就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支持。加入美元集团,方便美华财团把海量的美元引到国内投资,大大资本运转成本。 “那就好。对了,还有黄金,已经运来了部分,剩下的你们想办法!”司徒南道。 “嗯。我手里也有一些金矿,整顿一番应该能获得不少产量,加起来足够我们发行法币了。” 没等宋子文回答,林一民自信的点点头。 司徒南微微一笑,很高兴彼此间配合默契,很多事情不用他费劲口舌,宋子文他们就能意会理解。 ……在宋子文、林一民等人的努力下,武汉政府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财政预算制度,在政府主导下,有计划地建设工业。 铁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旧中重点之一,这方面中国落下的功课太多了,必须好好地补一补课。 第一个铁路项目是以武汉为中心,辐射黄石、孝感等周边市县,建成环武汉的铁路网,第一期投资2000万法币债券在武汉、上海、广州等地不到半年内销售一空,让人振奋。 精明的美华银行自然不会放过在南洋集资,新加坡、棉兰、新唐山等地的那些看好铁路的华人财主听说美华银行推出的铁路债券后,也慷慨购买铁路债券,大大繁荣了南华的债券市场。 其余汉沪、粤沪等几条大铁路计划相继推出,正如司徒南预计的那样,东南沿海地区的铁路,江浙商人特别卖力,自行集资修筑了不少路段。 此前致公党政府成功续建粤汉铁路,显示政府执政能力,宋子文宣称会吸取清朝铁路计划的教训,武汉政府承诺保证投资者的权利。 这得到民众的信任,毕竟从广州到武汉,致公党政府一向注重信誉,说道做到,统筹建成的粤桂铁路就是其中的典范。 新一轮铁路计划重新唤起国民的热情,铁路债券、股票销售良好,武汉、上海、广州的金融市场上铁路钢铁行业的金融市场日益高涨起来。 江浙一带富裕地区甚至自筹资金修建铁路。 南中国变成大工地,叮叮当当的铁锤声和轰隆的机器声汇成动人的交响曲。或许,千年以来,被种种因素束缚阉割的巨龙终于苏醒过来了,慢慢地积蓄力量。 受铁路计划刺激,钢铁发展尤为迅速,汉阳铁厂扩建,鞍钢项目等相继推出。 为了建设这两个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体,武汉政府和美华财团煞费苦心,向华人社会广泛募股集资同时,也把目光放在海外,纽约和伦敦。 在司徒南的指示下,武汉政府、美华财团、武汉工业集团等以各种名义向华尔街大举借款,前后借了十亿美元! 这些资金,大部分落在美国设备制造商口袋里,比如伯利恒、康明斯等威廉财团系统企业。 中国人背负一身债务,得到了一船船从美国漂洋过海而来的机器设备和工程师。 华尔街银行付出一堆天文数字的美元,得到一个正在快速膨胀的市场,他们的钱来自美国百姓,在账面上转了一圈后,又回到和他们关系密切的产商口袋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