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宋御姐的心事-《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第(2/3)页
“没错。就是下南洋,到南华去。”林一民点点头,“美华公司正在各地招工,人数将超过百万,比当年到欧洲去打仗的华工出洋规模更庞大。
这些都是青壮男人,有些细活需要女人来干,南华会为她们提供很多工作机会的。我想也需要更多的女人去留住他们的心,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南华的人口结构。”
黄蕙兰一听就明白了,感情自己的劳工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口贩子了。她白了林一民一眼:“你好阴险啊!”
“老婆,别那么说。有美华公司的安排照顾,她们去了南华,有同胞照应,不知道比留在上海不进不退的状况幸福多少倍呢。
想当年,我当年十几岁出洋的时候,一穷二白,几乎什么都是靠自己,日子难过多了。”
林一民感慨道。这个世界有很多人风餐露宿,食不果腹,他们挣扎着,只为了一丝生存的机会。
“好了。我就是随口说说而已,我的老公世界最伟大了。”
黄蕙兰笑道。
这个锦衣玉食的大小姐祖辈也是衣衫褴褛地下南洋的,但凭借祖辈的积累,黄家早已洗干净脚板“上岸”了。虽然有些大小姐脾气,不过人很好,不然也不会热衷参与到妇女联合会了。
黄蕙兰说得没错,林一民就是要构筑南华和祖国大陆的通道,让国内膨胀的人口、无处投资的资金、民族文化精粹等一切用得着的东西都转移到南华去。
不仅是青壮劳工,妙龄女子、上了年纪的大婶、孤儿、养不活的少年,他都要转移走。他最近寻思着,是不是组织上海广州等地的妓女下南洋呢。
那些女人手里有不少钱,去南华继续开拓事业,可以减少社会问题或者抢占日本女人的市场,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日本海军用日本女人的身体换来的战舰。
这只是恶毒而现实的想法,很有效,可能也无法避免。不过林一民更多地希望,那些失足妇女能在全新的社会结婚生子,开始新的人生。
这在南华不难实现。
宋美龄心有戚戚,有些羡慕地看着面前恩爱的夫妇,好像那人也对自己说过同样的话,心思一下子就飘走了。
过了一会儿,黄蕙兰跟林一民打情骂俏完后,见宋美龄痴痴地坐在一旁。
“美龄,你在想什么?一民跟你说话呢?”黄蕙兰问道。
“啊?”宋美龄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看着黄蕙兰笑得有些狡黠的眼神,微微躲开,“继续说,我在听呢。”
“学校和福利院我会继续支持,希望妇女联合会普及南华的情况,让她们有所准备,然后我会派人把她们接走的。
同时,在学校里我们也准备派出志愿者,先让孩子们在上海了解南华的情况,等那边的学校建好,就派人过来把这里的孩子接走。
妇女联合会要发挥重大的作用,把更多需要谋取生路的人组织起来。我建议你们派出代表全程跟踪,一来可以旅途照顾她们,二来我也可以交差,免得被人抱怨阴险,好像真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一样。”
林一民笑道,感觉腰间一痛,被人掐了一下,他马上抓住那只作恶的手,狠狠地把玩了一下。
“嗯。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宋美龄点点头。
社会慈善只是一种辅助的作用,真正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还是要靠国家的力量,但目前的状况,就算上帝是中国人,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让一切变好起来。
她想了一下,又笑道:“看来,这次我们要好好合作一把了,深入的合作。”
“当然。还有比《大公报》更好宣传南华的平台吗?我们要合计合计如何把南华漂亮地包装起来,让更多的人知道那里有个南华梦。”林一民笑道。
宣传很重要,拉拢人心靠的就是一张嘴,特别是在无数人绝望的情况,如果有人站出来喊着大家跟着他就能过上好日子,哪怕那人说得不切实际,依旧有无数的人义无返顾地追随他。
宋美龄控制的上海报业公司拥有大公报等多家报纸,还有图书出版印刷公司,手中有大量的笔杆子。
不仅是办教育,组织孤儿学生下南洋,还是宣传南华,号召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土财主、商人南下,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大利器。
利益的诱惑或者生存的压力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者被迫向南迁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心中会打开一扇通往南洋的窗口,走进那片他们脑子里熟悉但其实陌生的海洋。
这时,楼上传来一阵清脆的哭声。黄蕙兰“哎呀”一声,趁机抽回那只被丈夫抚摸得有些发热的柔手,在林一民关切的目光中,起身“咯咯”地上楼去了。
“唉!最近被小孩子折腾得够呛,半夜常常被吵醒。”林一民幸福地叹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