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同样的钱,不同的意义-《地球上最后一个修道者》


    第(2/3)页

    遗憾的是,三庙村周围,没有什么金属矿。

    ……

    时间悄悄进入六月,临近初中毕业,在父母不间断的营养品堆积下,我不得不每天晚上拿起书做做样子,表示自己很努力,很勤奋。

    说起学业,这一年多的时间,随着外面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大学被人们熟知,学生们对师专和高中的态度,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变化。

    原来,除了以后学数学,语文,化学,外语等等外,还有无数的专业,除了老师,外面的社会对其他专业的人才需求同样迫切……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似乎在悄悄过去。

    一个更宏大,更复杂的时代,渐渐开启,就连三庙村的村民也渐渐有打算以后让孩子上大学学计算机专业的心思,计算机,电脑,正是改变这个时代的因素之一……

    远在省城师专的小茶,身在大城市接触到的信息远远超越三庙村这个小地方,数次的来信,她不断提醒我的父母,坚决不让我上师专,而是选择读高中。

    甚至,信里的她,语气充满了懊悔,说是在准备自读高中课业,也要考大学…

    每次考试在年级前十晃悠的我,绝对有考师专的把握。

    实际上,我也不想读师专,而是想去读高中……,可是地处偏远地区,三江源地区的高中,所有学校加起来每年考上大学的也没几个。

    家境稍微好点的学生,全都选择了去青省教育最发达的海东地区的高中借读,那片地方,不仅仅集中了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也是全省最发达,与外面世界最接近的地方……

    远在贵德县的余叔叔,对我初中毕业的事,比我父母还要操心,连初中毕业考试都没进行,他已经给我联系好了一个海东地区的重点高中。

    这一次,也许是关系到我的未来,父母对余叔叔的这个人情没多说什么,选择了默默同意。就连尕蛋,麻大叔也出门活动,准备将他送到那边去读书。

    为了这位好兄弟,好伙伴,我第一次在乡里花了几块钱给归德的余叔叔打了个电话,顺便提了一下尕蛋,他二话没说,直说没问题,小意思。

    七月一日。

    一个特殊的日子,带动了整个华夏人的心,香江的回归,举国同庆万民同乐,祖国的日益强大已经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同样作为一个华夏人,我之心血,也沸腾!

    毕业考一过,放假,初中生涯,彻底拜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