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此工程的进展虽说不是很快,但也在不断推进中。 就这样磕磕碰碰地工作了两个多月,渐渐地,该遇到的硬件技术情况也差不多都遇到了,该整理的技术手册也都整理完善了。实在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还有整个西部计算机集团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于是随着业务流程逐渐熟悉,他们的施工进度也不断加快。 平均下来,每个工程队完成一个小型局域网建设的时间,缩短到了三至四天。一个中型局域网的搭建。也只需要一个工程队一周半就能完成。就算是最复杂、网点最分散的大型公司客户,他们也只需要两到三个工程队。两周多点的时间就能彻底组建完毕。 到8月份。西部网络公司再次大量招人,一共招收了一百名工程技术人员。与原有的人员『hún』编以后。将工程队总数扩充到了十一支。有熟手带着,工程队施工进度并没受多大影响,初步预计公司一年大约可以顺利完成旧金山地区四百多家公司的局域网建设,基本上完成了本地的所有订单。 然而随着各地已经投入使用的公司局域网越来越多,办公自动化的便利与好处也被越来越多的媒体见诸于报刊杂志、新闻访谈。全美各地对公司局域网、办公自动化的热情再度高涨,DEC、西部网络公司所承接到的订单数量也在不断猛增。 受这股热『cháo』影响,全美的个人计算机销量相比上年,同比增加了41%左右,高兴得所有的计算机厂商、经销商们都喜笑颜开。 这一年个人计算机的销售旺季。长久地留在了他们的印象中,很多很多年以后,一谈到83年初夏开始的计算机旺销场景,许多人还是津津乐道,兴奋不已。 与这年夏天开始的局域网建设高峰同时进行的,是在DEC公司、西部计算机集团的号召下,举行的首次个人计算机标准会议。从全美各地赶来的计算机从业人员总计达到了6000多人,奥尔森尽管忙到昏天黑地,也是忙里『chōu』闲参与了这个异常重要的会议。 这是一次热烈的大会,会议的气氛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所有的与会计算机公司、学校科研机构,都拿出了自己研发、实现某个专『mén』用途的电路、程序,争吵着要将其列入下一代CR处理器内,成为一项永久存在的技术标准。 最初的数天,所有人都在争吵中度过。 随即大家发现光是争吵不会有任何结果,于是各个公司开始迅速串联起来。公司的高层通过拉拢、收买的方式,尽力争取盟友,游说其他人支持他们的设计作为下一代处理器的标准电路之一。 IBM、英特尔等公司明知这个会议他们是无法参与的,也没有跑去自取其辱。但也通过媒体之口,酸溜溜地表达了“DW联盟的组织手段之拙劣,整个会议看起来就如同菜市场争吵的小贩般滑稽可笑”的话,讽刺与会的所有公司。 可对于参与这次会议的公司来说,每一次进退,都决定着他们未来收益得失,对于来自外界的嘲讽毫不在意。 在这次会议上,霍克显现了他细心、善于观察细节的优点,并且依靠着DW联盟核心领袖者之一的地位,成功地为西部计算机公司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有了郭逸铭的指示,他没有斤斤计较处理器核心电路的标准,而是携手奥尔森,集中『jīng』力确定了双方联合研发的南桥芯片、北桥芯片的技术标准,确立了内存『chā』槽的技术标准等等个人计算机的框架标准。 最后,他还趁所有公司没有明白其价值之前,确立了计算机数据光盘的存储格式、数字图形存储格式、数字视频存储格式等一系列光盘格式。 每通过一项,与会公司们就共同签署一项协议,并约定当最后完成所有标准制定之后,就汇总为一本个人计算机标准手册。 这个标准自然是没有经过联邦标准学会认可的,IBM及其旗下的公司冷眼旁观,没有对此发表任何看法。 但不管他们接不接受,这次来的DW联盟成员、乃至大部分中立计算机公司,几乎已经涵盖了个人计算机百分之七十二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哪怕IBM联盟最终坚决否认这项标准,并自己另行制定一套标准出来,但它也只能影响到百分之二十八的用户,而绝大多数的用户将购买DW联盟新标准下的个人计算机产品! 虽说这项标准连行业标准都还谈不上,可已经事实上成为了全球的个人计算机标准,这一点,连IBM也不得不黯然承认。 而在计算机『jī』光数据光盘的格式确定并签署协议之后,在国内邮电部通讯部的一再催促下,郭逸铭也离开了美国,回到了国内。。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