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大爷祸害的就是你-《材料为王》


    第(2/3)页

    退一万步说,国内真地给提供方便了,美国方面会发现,资金源头原来不在这里,而是在瑞士。等他们在跑到瑞士,并且说通了瑞士政府让他们查阅档案,他们会发现这里也不是源头。瑞士的这家商贸公司,又是由一家东欧国家注册的企业投资成立……

    郭逸铭一共用现金方式准备了几十个空壳公司,遍布全球亚非拉欧美,一个串一个。这些注册地有些还是来自于美国的冷战敌对集团。想要顺利查账,它至少要等到苏联解体。如果真的被追急了,郭逸铭大可以斩断控股链,让美国方面查无可查,不得不空手而归。

    只是为了保险,这家公司花的时间太长了点。用了一年的时间,才让这家专门用于半导体设备制造的马甲公司才从无到有。投资落地也需要时间,厂房建设、设备购买,400万美元只能作为启动资金,要想建设成一个半导体设备制造基地,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

    郭逸铭暂时也没法把目光集中到这边,因为他在日本这边投入的精力,已经结出了果实。

    这可是他在当初与DEC联手进行个人计算机研发时,就已经动了的心思,并在随后一直持续地关注着日本方面。但直到81年1月初,DW联盟首战告捷,初步确立了DW联盟在美国个人计算机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以后,才开始进行日本功略。

    DW联盟的成功,决不只是他们两家公司的成功,而是一大批支持C/R81个人计算机架构的公司,共同的胜利。

    随着C/R81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越来越稳固,一大批公司因此而大发横财。

    其中包括各大品牌整机生产商,有一定规模的兼容机生产商,生产拼装机的微型仓库公司,以及提供诸如电路板、元器件、接口板卡、显示器、键盘、内存等,某一特定领域的硬件供应商。

    这其中就包括日本的内存生产厂家。

    二战后,美国享受了巨额的战争红利,但受欧洲重建的马歇尔计划拖累,经济始终低迷不振。当冷战开始,欧洲对苏联的钢铁洪流极为恐惧,为了让美国这个老大不倒下,能够帮他们挡住苏联进攻,欧洲各国对其不遗余力提供支持。甚至美国为了开拓商品市场,一直在撬英国的墙脚,呼吁并鼓励各英国殖民地**这样削弱英国国力的做法,在红色威胁面前,英国都忍了下来,不得不从全世界退缩,让一个又一个殖民地**,看着美国商品得意洋洋进入原来归它独占的市场。

    冷战期间,经济全面向军事倾斜,美国斥巨资投入军事工业研发生产,人民的生活商品物资则主要由欧洲提供,而欧洲又反向对美国输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经济循环体系。

    冷战的代价是昂贵的。

    整个五六十年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印巴战争,美苏两大敌对集团正面、侧面的战争在全世界各个角落此起彼伏。美苏双方或是赤膊上阵,或是支持代理人战争,军火商在大赚其钱的同时,世界经济却动荡不安。加上受周期性经济危机影响,美国这个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度,老百姓也同样日子不怎么好过。

    现代商品种类扩大,市场所需资金越来越多。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美元供应量大大超出黄金储备,再要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的货币政策已经不现实。否则美国金库储备的黄金再多,也不够人们兑换的。到1971年,美国政府实在撑不下去了,被迫宣布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这个消息极大地打击了美元的硬通货地位,在短短两年间,美元价格如过山车一般忽上忽下,剧烈波动。美国经济受此影响,同样是起伏不定,波动巨大。

    为了找到一种与货币挂钩的硬通货,以便通过操作美元将经济危机转嫁给全世界,美国盯上了石油,这个现代工业一日也不可或缺的黑色血液。1973年,美国宣布以后石油交易,统统用美元计价。

    这个时候,苏联已经从六十年代被美国压着打,渐渐强大起来,开始由守势转为攻势,频频在欧洲做动作,对欧洲各国搞武力威胁。整个欧洲都被吓得肝胆俱裂,为了继续给美国输血,欧洲各国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一致同意美元作为石油计价单位的宣言,这就是美元与石油挂钩的由来。

    并且,美国通过几次中东战争,让以色列在中东充当搅屎棍,时而包庇以色列,时而又以正义使者的面貌出现,不让以色列坐大。通过不断的软硬兼施,中东各石油产出国对美国又恨又怕,也无可奈何接受了石油与美元挂钩的货币政策。

    也就从这个时候起,美元正式成为最稳定、最强势的世界货币。从此以后,美国可以通过增发、炒作、回收、贬值等手段,用金融的方式,分阶段根据需要任意决定美元价格,从而将全世界的财富聚拢到自己怀里。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再也无法动摇,经济形势也迅速突飞猛进。整个七十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最快、当然也是危机最为深重的十年,经济的繁荣、军事的需要,带动了科技快速进步,美国也由此确立起世界霸主的地位。

    经济空前繁荣,工人的工资收入也就在这个时期大幅上涨,平均工资达到了每小时10美元的时薪。

    恰好也在这十年,日本也基本从废墟中站了起来,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拼命工作。

    因为有美国提供核保护伞,并在日本长期驻军,日本可以把大量的军事开支节约下来,大力发展民用技术。从1975年开始,在日本政府“国际贸易和工业部”的主导下,召集了日本电气(NEC)、富士通(Fujitsu)、日立(HITACHI)、三菱电机(MITSUBISHIELECTRIC)、东芝(TOSHIBA)这五家大公司,以及日本电子综合研究所一起成立了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联盟,集中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合作开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并共享技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