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终于等来回音-《材料为王》
第(2/3)页
该说的,那天已经说了,再多的,有些不方便透露,他不想让自己成为神棍。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进步只是一方面。就算是半导体制备,以现有科技来说,能否实现他所透露的这些内容,都是未知数。
任何一门科学的进步,都不是单独就可以实现的。半导体材料制备所需的设备,就涉及到精密制造、化工、控制、电机等多学科,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的体现。
单纯的理论,那不过是空对空。国内现在还处在对西方科技追赶学习阶段,过度沉迷于此,好高骛远,其实对国家科技进步并无太大帮助。
日复一日的游览、赴宴,霍克也从兴奋转为疲倦,感到有些吃不消了。当初他看见可以点燃的茅台酒,曾惊讶不已,此刻却成为让他头痛的对象。
西方饮食好甜食,作为中和,吃饭时常辅以微酸的葡萄酒。蒸馏酒也有,但度数通常没有这么高,三十度就可以称之为烈酒。但国人赴宴,摆出来的都是高档白酒,酒场还讲究杯到盏干,这让霍克吃够了苦头。昂首挺胸走进宴席,被人抬着送回宾馆,每早都从昏睡中醒来,不知身在何处已经成为常态。
他私下对国内的办事效率大加鞭挞,半个月的时间,天天就在旅游、酒场中度过。现在一听到说赴宴,他脚就会发软。
早几天,郭逸铭的心情会和他一样,但去过了材料应用研究所,他却变得沉稳起来。
他相信,见识过了西部计算机公司带来的那两项专利,国内方面不可能做到置若罔闻。北京是首都,卧虎藏龙之地,关系错综复杂。随便一个人,拐上几道弯都能拉上上级部门,乃至国家部委关系。即便某些人对他们不感兴趣,想对他们冷处理以后赶他们打道回府,也必然有那渴望获得政治资本的人或团体,明白两项专利技术蕴含的巨大价值,将之捅到天上去。
他只需要配合外事办安排,愉快地到处游览,然后静静等待就好了。
北京在明清,都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规模宏大,在这个时代就已经有千万人口,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超级城市,所拥有的历史遗迹数不胜数。郭逸铭前世算是宅男,在学校专心一志读书,工作后埋头搞科研,北京一些闻名遐迩的景点他也只是走马观花,去过那么一两趟,很多地方还没去过,一些比较生僻的景点,他连听也没听过。
今天外事办为他们一行安排的是参观庙会。
庙会又被称为“庙市”或“节市”,顾名思义,是节日期间,自发形成的一个市场,这是一种极富中国文化的传统习俗。随着国人文化生活的丰富,这种传统习俗越来越失去生存空间。在郭逸铭生活的那个时代,庙会几乎已经销声匿迹。
庙会之行,对他是一个非常新奇的体验。
庙会之所以被称为“庙”,是源于年节时候,人们到庙宇中烧香拜佛,因为人潮拥挤,进而吸引来小商小贩,自发形成集市。在庙会上不但有各种难得一见的宗教仪式,熙熙攘攘拜佛求神的信徒,趁机摆摊贩卖的小贩,还有许多好吃的小吃、杂耍。
此时已是三月下旬,天气一日热似一日,人们都脱下了厚厚的棉袄,穿上舒适的春装。
多年演变,庙会也不再仅是节日才有,月初、月中、逢十、逢五,各地规矩各不相同。白云观庙会便是每十天一开。春节已过,白云观庙会已不如春节时那么熙熙攘攘,但这个时代娱乐方式匮乏,来此玩耍的北京市民依然很多。庙街上到处是喜笑颜开的小孩子,拿着大人春节给他们的压岁钱,买的零食跑来跑去,洒下一路欢声笑语。
霍克在一处画糖人的小摊前长久驻足,看着老人用一把铜勺,将融化的糖汁在白色大理石板上作画,蟠桃、龙、凤,还有各种人物,栩栩如生,连声惊叹,不停地拍照。
在郭逸铭的撺掇下,他兴致勃勃地拨动转盘,可转盘每次出现的都是一个、两个小糖饼,他想要的糖龙却始终没转到。
舒雨菲嘴角含笑,绕到老人身后,俯身悄悄说了几句,下一次,霍克就转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糖龙。
为了这个糖龙,霍克一共花了十块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