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金龙现-《诸神往事》


    第(1/3)页

    在中华文化中,龙是图腾,也是神灵,当然龙又与帝王形象结合在一起。龙、凤、龟、麟,是神兽之中的四灵。关于龙的说法众多,如同《本草纲目》记载:“龙者鳞虫之长。”

    东汉王符的观点影响深远,他认为龙有九好似:头好似驼,角好似鹿,眼好似兔,耳好似牛,项好似蛇,腹好似蜃,鳞好似鲤,爪好似鹰,掌好似虎。

    后人有通俗的解说,与此略有不同而已: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

    可以知道的是,龙之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大家更认为,云从龙,因龙可以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可变火。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龙真实地存在。不但有具体的描述和记载,更有龙骨等实物来作证据。

    不仅如此,民间还有“龙生九子,不成龙”的传说。

    老大囚牛,喜好音乐,蹲立于琴头;

    老二睚眦,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老三嘲风,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

    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五子狻猊,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六子霸下,又名赑屃,似龟有齿,喜欢负重,是碑下龟;

    七子狴犴,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

    八子负屃,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老九螭吻,又名鸱尾或鸱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