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见帝不跪-《沉纱》


    第(3/3)页

    “承先帝遗训,你若宗师,自然可以不跪。可又如何证明你是宗师?”

    唐隐驻足含笑,大叹:“上京风吟腿吴家少子吴小凡可以为证,梅岭山刀阁弟子谢问可以为证,永乐侯府小侯爷陈平安亦可以为证。”

    唐隐的声音一声比一声高昂,这些名字的名气也是一个比一个响亮。

    众人闻言,不甚唏嘘。

    只是当唐隐报出了陈平安的名字的时候,杜有才的眉宇一顿。

    陈平安单膝跪在唐隐的身旁,唐隐所说的每一句话几乎一字不漏的进入了他的耳朵里。他的心情是极度复杂的。

    以他的情智不难看出,唐隐这一身傲气淌露,分明是不想下跪,先祖遗训只不过是个借口。可令他惆怅的的是,原本八竿子打不着自己的事,居然也能牵扯到自己身上。

    他并非怕事,只是不想因此惹来一身骚。

    果不其然,骑在马上的杜有才思忖了片刻,忽而把目光移到了陈平安的身上,话锋一转,语气冰冷地问道:“陈平安,你可为证?”

    明明只有七个字的问话,却好像七把锋利的尖刃直抵陈平安的心口。

    明眼人都清楚,敢在这么多人的眼前底下大放厥词,唐隐身怀宗师那是铁板钉钉的事,哪里需要他人作证,实在不行派个宗师高手出来一试便知。

    故而杜有才明里发问,实则是祸水东引,让陈平安做出选择。

    他若不为证,便可定唐隐欺君,而陈平安的声望也会因此一落千丈。

    他若为证,那便是他不把圣上放在眼里。

    于里于外,似乎都把陈平安置于了风口浪尖上。

    一旁的吴小凡和黄庭轩不禁为陈平安捏了一把汗。

    倒是唐隐站在一旁,耐心地看着陈平安,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这时,陈平安轻轻一声喟叹,在众目睽睽之下站了起来。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视着杜有才,一字一顿地应道:

    “我为证,他是宗师。”

    虽然心有苦水颇多,怎奈何天生倔强,不容低头。

    吴小凡和黄庭轩终是低着头,沉沉地叹了一口气。

    仅这七个字便可预见,他们以后在军营的好日子,怕是就这么到头了。

    唐隐在这一刻,微微垂下了眼睑,再一睁开的时候,宛若星辰大海的眸光里透射着慑人的寒芒。

    一丝难以察觉的邪魅笑容从嘴角传来。

    “陈平安啊,陈平安,总有一天你会知道,你今天说出来的这七个字,便足以决定了你这一生不平凡。”

    ……

    众人屏息凝神地静待着杜有才的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讲,杜有才所代表的,是他身后坐在銮驾里的大靖皇帝以及坐在皇帝身旁的那位把持着朝政一言能九鼎的摄政王爷。

    杜有才瞳孔收缩,凝视良久,忽而大笑了一声:“好,好一个为证,好一个宗师!看来这些年的江湖,又多出了不少胆识过人的英才少年啊!”

    说罢,杜有才招了招手,越过了杜兴盛带领着队伍继续朝着校场内走去。

    吴小凡摇头叹道:“这个杜公子,不好对付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