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东风起-《扶桑镜梦》


    第(2/3)页

    生麦事件根本没发生,所以尼尔根本没有拖延的机会,因此也没激起属下的普遍不满;

    而下关事件虽然发生了,但受直秀怂恿,布莱恩不是屁颠屁颠地跑来帮忙了嘛。

    布莱恩给尼尔出鬼主意:

    “驻中华公使卜鲁斯爵士的回信里, ‘慎重,务必不坠日不落帝国的威严’,这是好事啊。

    这口气这么硬朗,不是要您采用强硬手段,而是明确表达了对您对支持!”

    尼尔点头,说本来我也怎么想。

    满腹的吐槽都到了嘴边,可想到横滨知事的宝座,布莱恩又生生忍住了。

    他接着给尼尔分析:

    今年是啥年头啊,这处理必须坚决果断,无论如何,不能再拖下去了!

    原来,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吉利从佛兰西手中夺取了两块要地——北米的魁北克和英吉利帝国未来的明珠“天竺”。

    从此,英吉利开始自称“日不落帝国”。

    而今年是1863年,是整整百年的纪念日,所以下关炮击事件要尽快完结才好——感着献礼么,懂?

    当然,算算日子,这再快信息今年也回不到英人本土了。

    可晚到总比不到强啊。

    尼尔表示,宝宝不说但宝宝很委屈:

    “这些我都知道啊。

    可目前本土不是推行‘小英吉利策略’嘛,这万一采用强硬姿态,把幕府逼急了,要大打出手不就坐蜡了?”

    “江户想动手?”

    尼尔摇头,小栗忠顺等人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个态度是明确的。

    布莱恩差点被气晕了,代理公使大人,您老到底是啥意思啊!

    “您想让交涉破裂,然后打到底?”

    “不想,就是佛兰西人鼓噪不已,有些咱们自己人,也指望着大咬一口好升官发财。”

    谈到这时,布莱恩总算搞明白了,原来尼尔是抓到了熊尾巴,骑虎难下,而他自己是倾向和谈解决的。

    这不就好办了吗。

    关于佛人,布莱恩给尼尔讲了个故事,亚罗号之战结束后,外界是这么评价英、佛、米、鲁四国的:

    四个人去抢果园,其中两人比较傻,费劲巴拉地爬到果树上采摘。而剩下的两个则站在地上,一边放风,一边站在地上等果子掉下来。

    当果园主人赶过来的时候,地上的两人拉住了他,让他冷静。

    结局嘛,果园主人终于和爬树的两人大打出手,但却处于下风。最终只好看着三个拿到果子的强盗扬长而去。

    “还有一个放风的强盗呢?”尼尔问。

    因为他贪心不足,拿了水果还想抢别人的房子,结果被果园主人和原本的同伙教训了一顿,所得寥寥。

    尼尔一听就懂了,这不是说亚罗号之战的四国嘛:

    英、佛是与中华开战的,保持中立的米、鲁,就是那俩放风蹭便宜的。

    后来鲁人起了贪心,图谋中华土地,结果在远东的瑷珲之战中惨败不说,还引起了英吉利的警惕。最终,在英人的干预下,除了商业利益外,鲁人只得到了微不足道的赔偿。

    故事是好故事,不过这和下关炮击事件有啥关系?

    懂了,尼尔转念一想,他就明白布莱恩的意思了:

    这三国炮击下关,其实也涉及了四家,英、佛、米、兰——只是兰国势弱,没有战舰出场。

    而这次事件,本来是佛、米上树摘果子,英吉利、兰国坐享其成。

    可因为佛、米没占到便宜,最后英人出手才摆平此事。

    问题是,人家幕府早早地把最大份的果子送给了英吉利。

    小栗忠顺出使,又是买战船、机械,又是承诺特殊商业利益,这么看来,英人出手完全没必要嘛。

    就算能搞到一些赔款、一些商业利益,可实际上,果子就那么多,英人相当于把自己多占的那份也拿出来分享,实在是冤大头之极!

    当然,要是能抢更多,那这个逻辑就不成立了。

    可如今在横滨警戒的扶桑兵马,是曾经两次大败鲁人的北地兵,装备之好、素质之高,为尼尔等人所未见——和以往的对手比。

    如果扶桑的幕府还能拿出这样的兵马,不说一万,就是八千、五千,那也不是四国在扶桑的现在力量所能平推的。

    而且下关也不是没登岸,击垮了不知所谓的毛利家正规兵马后,那些神出鬼没的冷枪手,让大家吃了很大苦头。一半以上的伤亡,都是这些鬼鬼祟祟的老鼠干的。可问题是,大家还真拿这些不敢正面决斗的胆小鬼没啥好办法。

    目前四国的讹诈不成,与幕府谈成拉锯战,军势方面的考虑是重要因素——要想达成原定目标,这不往扶桑增派人马是不行的!

    而大举增派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