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罢手言和-《扶桑镜梦》


    第(3/3)页

    但鄂霍茨克、黑海两只舰队在之前的克里米亚战争中灰飞烟灭,这次风暴又重创了唯一成战力的波罗的海舰队,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倒霉极了!

    1856年时,波罗的海舰队光战列舰就有27艘,虽然蒸汽船没几只,但毕竟看起来这也是庞然大物啊!

    可1857、1858两次白主之战里,光战列舰就损失了五艘。

    雪上加霜的是,这次大西洋风暴里又送给海神五艘。

    这勒紧裤腰带新造的船还没有损失的快,你说这事到底怎么破?

    再派船去远东,帝国财政雪上加霜不说,失去一半实力的波罗的海舰队,真的难以难以翼护领地,要是有啥战事,那可真是危险了;

    可不派,连一个小小的扶桑都治不了,这不成了欧罗巴笑柄么?这对于还没从克里米亚战败阴影走出来的帝国,决对是致命的打击!

    宫廷里各路人马争吵不休,直到1859年春天也没争出个结果。

    要知道,虽然皇帝和外事大臣戈尔恰科夫都是坚定的东进派,可架不住广大贵族不同意啊:

    “这东西伯利亚有啥好?就是一个财政大坑,往里面投入的金币连个回声都没有,别再任性了!

    有这精气神,给广大农庄免点税或者建造几间工厂,这不香么?

    要知道,帝国的根基,不在远东而是在欧罗巴啊!”

    就在此时,英佛两国的联合使团造访圣彼得堡,要求鲁西亚和扶桑罢手言和,然后大家一起发财。

    “发个鬼财!”

    谁不知道,就是你俩,把帝国在北太平洋的领地搞的一片狼藉,现在帝国在当地没本钱了,能做啥生意!

    但此时,鲁西亚内忧深重,皇帝和外事大臣戈尔恰科夫也不敢造次了,因此捏着鼻子同意了英佛的调停。

    安政六年(1859年)和历八月,鲁人特使彼罗夫斯基,在英佛特使的陪同下造访横滨。

    经过激烈的争吵,九月初幕府与之签订了《扶桑鲁西亚通商约定》,其内容包括:

    扶桑对鲁开国通商,条款与英、佛、米、兰四国一致;

    云雾千岛居中划分,除云雾四岛外,其余岛屿尽数归于鲁西亚;

    北虾夷之地,此次搁置不议;

    另幕府出让五十万枚天保小判金,作为对战死鲁人家属的慰问金。

    其实,这份约定和其它通商约定相比,幕府并未吃多亏:

    五十万金,是以慰问金的名义赠予,并不是战败赔款——虽然事实是给了钱,但名义上好听不是;

    至于云雾千岛,早在之前文化元年(1804年)至文化十年(1813年)的冲突中,幕府和鲁西亚就已经达成了这样分割的共识。只是因为文化九年佛兰西皇帝拿破仑席卷鲁人腹地,之后鲁人无暇东顾,因此约定并没有签署,此事搁置到现在才被再次想起。

    因此,并不算幕府太过退让。

    而且,神风再次发威,也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关于之前鲁人战船在风暴中受损一事,事后也被英佛特使在与幕府外国奉行的闲谈中泄露。闻之此事,幕府重臣十分感慨,“神风再次保佑了扶桑,晚到总比不到好,说不定,这就是幕府中兴的征兆!”

    约定签署后,幕府立即派船将此事通知北地。

    接到消息后,箱馆奉行所上下都松了一口气,这头顶上的铡刀总于消失了,好好好!

    可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番在告知与鲁人的约定后,居然又拿出了烫手的山芋,“江户最近要将一批逆贼发配于此,一定要严加看管才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