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扶桑镜梦》


    第(3/3)页

    虽然幕府的法令非常粗陋,但某些要求还是比较明确的,比如《武家诸法度》明确规定白“衣裳品级,不可混杂;君臣上下,各有其别”,可这白主似是而非,咋看就只是短衣髫发不佩刀,可仔细一查这问题大了!

    就说这“衣裳品级,不可混杂”,白主的奉公人确实是有制服,但类似西洋人,平时就这样穿,只有到松前去才换上吴服,而所有人都不以为怪。

    自己原本以为这些都是杂役,也就是抱席这类的临时工——英敏在白主也不是胡混的,学了不少新词,所以他们穿啥自己重来没关心过,可这町奉行大久保办公时也这么穿,这就惊秫了——可怜自己自从到了白主就吃喝玩乐,之前根本没进过町奉行所,还以为大久保只是平时穿便服呢!

    好你个直秀,当着我的面都是肩衣半裃,糊弄鬼呢!

    再说“君臣上下,各有其别”:

    以前自己出行时,町民不跪拜,当时自己还蛮开心的,因为一跪就显示人家知道我是奉行并啊,直秀的副手,丢人啊。

    可直秀走了,现在不跪是啥意思?看不起我么?

    结果大久保解释说白主废弃了跪礼,原因是“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大家都是一起开拓北地的同伴,所以白主“内不跪”。

    江川英敏最近只是颓废了一点,但还没到变傻的程度啊,他立即警觉,之前他老爹嘱咐过他,到白主“少说多看”,当时他还以为是老爹怕他趾高气扬和直秀起冲突,现在看是另有所指啊。

    所谓“阴蓄私兵、图谋不轨”的人他见过啊,高岛四郎太夫,去年八月从武藏国冈部放出来的,现在是韭山代官所的手代,这高岛不过是聚集了百把人,而且作风老派——新学的词,不过是礼贤下士而已,这“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直秀对待领民如此之好,肯定是“心怀大志”啊,可敬可怖!

    英敏有心之下关注了一下町民的生活,结果《江户町中定目》、《庆安御触书》这两部幕府治理町民和百姓(农民)的法典在白主屁都不是,就没人听说过,用的法令都是来自法评定所,可奉行所自建法评定所在幕府闻所未闻!

    接下来,江川英敏也发现了,自己走到哪泽村惣之丞跟到哪,原来不是巴结自己而是监察自己!

    而且走到一些特殊的工场,就会有人向自己要通行证,也就是“手形”,可自己是白主奉行并,按理说直秀不在我最大,这不是反了天么!

    他去找町奉行大久保利济,结果大久保解释说这是奉行所的规定,等直秀回来给您开个权限就好了——好个鬼啊,明显这白主就是崛家的私有领地了么。

    可大久保说,“您说的是啊”——幕府给了崛家六百石,让直秀在白主随便划块地作为私领,结果直秀就把重要的工厂都划成了崛家领地,反正没说六百石领地必须连在一起,那我东一块西一片你咬我啊。

    到这个地步英敏再迟钝也明白了,这它么白主就是直秀自己的,所以一切异常都可以解释了:

    江户时代,家比幕府大、家比藩国大,也就是说如果白主这些人都是崛家的私臣的话,那当然是维护崛家在先了——至于幕府,主公的主公不是主公,这就是说这些人不用理幕府,幕府有事找直秀好了,跟底下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又没吃你家大米,管得着我么!

    各诸侯的家臣不就这样么,所以旗本的家臣不服从幕府一点也不奇怪——江川家的家臣敢吃里扒外,英敏能把他的头拧下来,而且幕府肯定还得说拧的好!当然问问还是要问问的,只要不是涉及谋反或逆伦,最多也就是罚个钱认个错的小事。

    英敏知道,据说嫌弃幕府给的俸禄少,白主从上到下都是崛家的私臣,而幕府也不怎么关注白主的领民——移民过来的大都是秽多和非人,白主第一次上奏花名册就被呵斥了,这些贱民报上来干嘛!你自己管好就可以了。至于说给予正式町民和百姓的身份,做梦想屁吃呢!

    至于阿依努人、赫哲人,幕府直到现在还把他们当成野人,比贱民都不如——羁绊就好了,只要不出事,奉行所爱怎么搞怎么搞!

    所以,自从江川英敏6月18日回到白主,他越琢磨越不对劲,要不是因为他老爹是直秀的恩师,直秀也亲口承认他自己是坦庵先生的亲传弟子,天地君亲师,直秀害谁也不能害自己,他早就跑路了!

    好不容易盼到7月8日直秀回来了,他当然要让直秀给个说法,“忘恩负义之徒、寡廉鲜耻之辈”,你到底想干啥,不说清楚人家小心肝噗通噗通地跳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