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初试啼声 第十三章 有故事的城市-《扶桑镜梦》


    第(3/3)页

    为配合锁国政策,幕府实行了“寺请”或“擅家”制度,每个扶桑人都必须选择一个寺庙作为自己的“擅那寺”,由寺院证明他是某一佛教宗派的信徒。从此,佛教大兴。

    从此,长崎作为扶桑当时的惟二的国际贸易港,接待兰国和中华商人,成为了三都之外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受长州白石正一郎对自己小心翼翼接待的影响,直秀只是粗略地和船主商人谈谈了古事,没有把上面提到的情况说完整,而且还嘱咐商人和两个学生“自己未通明彻悟,只是私下闲谈,请勿传播以免贻笑大方”。

    四天之后,船只驶入长崎港,直秀奉上九枚宽永小判与船主告别。

    其实除海路到长崎的路线外,直秀考虑过由下关经下关海峡到小仓,再经过佐贺城到长崎,这样可以先去拜访老师伊东玄朴,这样的路途看起来更近一些。但现在不允许用马拉车,牛车大八车只拉货,靠双脚走陆路速度比较慢,小仓小笠原家虽然是谱代大名对幕臣比较友好,但万一碰上那个发疯的武士找自己麻烦,想想还是算了,坐船虽然贵一点,但舒服得多。

    长崎就是后世继广岛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被原子弹毁灭的城市。但后来长崎又发展起来,在全球城市500强榜单能排到前150名,这和它便利的交通位置是分不开的。

    长崎位于九州岛西部的长崎半岛西端,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港口南至鹿儿岛港159海里,西北至佐世保约40海里,西距中华吴淞港仅448海里,是扶桑距离中华和东南亚非常近的港口。该港处在长崎峡湾内,外有香烧岛,伊王岛等港湾挡风浪,湾内潮升2.1-2.9米,平均海面浪潮1.64米,入港航道外段长2.1公里,宽460米,水深38-45米;中段1.84公里,宽200-330米,水深27-40米,内段长1.43公里,宽180米,水深18-24米。

    总而言之,长崎是天然的避风良港而且位置便于做国际贸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