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很开心,他没有任何的假笑,完全就是肺腑发出的笑容。 因为, 看到母亲, 就像是看到了春暖花开。 倘若母亲如果早早的离开了这个人世间,那么精神支柱就算是倒塌了。 毕竟从小打大, 士兵就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儿子。 母亲不仅仅只是一个母亲,而且还担任着父亲的角色。 她很累。 可是这些年里,母亲一直任劳任怨,什么都没有说过。 但是突然有一天, 士兵还是看到了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母亲在厨房里,偷偷的哭泣。 她拿着父亲的一张遗书。 遗书早就已经生锈一般,枯燥不已,如同一张废纸。 褶皱的痕迹,就可以判定出遗书已经存在了差不多十几年了。 可是对于老母亲来说,这遗书却是无比的贵重。 因此在某种方面上,她哭了,却是成了士兵心中唯一的伤痛。 倘若现在这个时候,自己要是让老母亲继续哭下去,那么便是对于她的大大不敬。 因此,自己还是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坚强,让母亲笑着。 母亲不能再哭了。 更不能够因为自己的懦弱而哭! 这二十几年来的养育之恩,他就必须要走完这条路! 走路的双腿,已经失去了知觉。 麻痹已经成了麻木。 但是这有什么关系? 为了母亲,一切都是值得的! 想到这里,士兵的嘴角,顿时扬起了一丝的浅笑。 冷风虽然冷,但是这个时候,却是突然变甜了一般,令人合适回味无穷。 “老母亲,我知道我们去哪里了。” 士兵想到了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自然不是长安城的附近。 因为殃及池鱼,这个道理,作为一个小小的士兵,其实自己还是非常懂得的,因此,自己还是愿意在某种程度上,让自己变得很是机智起来。 当自己可以从某种方面上,让自己慢慢的知道,所谓的亲情,不过就是通过某种细节来去诞生的话,那么一定就是这个样子了。 在他的脑海之中,其实已经有了一种很是完美,很是安全的计划了。 这个地方,敌人永远找不到。 “儿子,你倒是说说话啊,你想要找到的地方,到底是哪里啊?给我说说,我听听,给你参考一下?”老母亲很是好奇。 但是这个时候, 恐怕隔墙有耳。 敌人的双耳很是敏锐,要是这个时候泄露了消息,岂不是杀身之祸近在眼前? 因此, 儿子还是故意说出了一个错误的地名:“母亲,我们还是前往附近的临安城吧。” 说了之后, 老母亲就点了点头,很是放心:“恩,临安城,这个地方不错啊,就是不知道现在的临安城,还是不是和十年前的一样,当年还是因为和你父亲来这个地方赶集,才来的,那个时候的临安城,可真的是繁荣啊。” 繁荣是必然的。 被称之为第二大城池的临安城,完全就是仅仅次于长安城的存在了。 因此, 士兵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很是认同老母亲的看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