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之境 第九十六章 秋去冬来(第二卷终)-《渝仙》


    第(2/3)页

    夏睿武闻言朝吴优点了点头,看着桌上的饭菜,便开始提起酒坛子倒酒。

    老李头则在听到吴优的话后,并没有多想,但在看到吴优和简茹二人亲密无间的往厨房内走去, 又听到吴优叫娘的声音。

    老李头猛的偏头看向简宵问道:“这吴优和简茹?”

    简宵知道老李头所问,便点了点头道:“上月初八在夏城办的婚事。”

    老李头闻言拍了一下桌子,偏头看向简宵缓缓说道:“你家的这颗白茶还是给吴优这个猪给拱了。”

    此言一出,简宵哈哈大笑。

    而在旁边倒酒的夏睿武则强忍着笑,颤抖着右手慢慢倒酒。

    饭菜上齐,七人坐在凉亭之中。

    在简宵端起酒碗后,几人碰碗一饮而尽。

    放下酒碗后,吴优便提起酒坛子给几人倒酒。

    在吴优倒酒之时,老李头看了看简宵脸上的幸福之色,心里为简茹能嫁给吴优感到高兴。

    这么多天的相处,老李头也知道吴优的人,平时嘴里说着不中听的话,心里却看中吴优这个后生。

    想归想,老李头却一脸正色看着简茹道:“小茹,你现在既然嫁给吴优这个臭小子了,就得好好管住这个臭小子,他还是敢欺负你,你就跟李伯说,看我怎么教育他。”

    简茹闻言莞尔一笑,温柔道:“李伯,你放心吧。小优他对我很好。”

    “这还差不多。”老李头看着倒酒的吴优缓缓说道:“你小子在夏城办了婚事,如今回家了。什么时候也在办个酒席请村里的老少爷们喝你和小茹的喜酒?”

    话音刚落,吴优刚好倒完酒,坐下之后,拿起酒碗敬老李头道:“您老就放心吧,回来的时候娘她便看好了日子,五日后是一个好日子,到时在村中大摆酒席,还请您老在村里多说说,让村里的人都来喝喜酒。”

    老李头点了点头,拿起酒碗满意道:“这还差不多,你小子放心吧,这村里的老少爷们我都给你喊来。”

    二人酒碗一碰,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酒桌上便只剩下简宵、吴优、夏睿武和李老头四人。

    庄如霜和简茹则在吃饱饭后,便拿着钥匙前往吴优购置的房子内打扫卫生去了。

    在庄如霜和简茹回来之时,酒桌便已散去。

    老李头满脸醉意的回到自己的家中,吴优与简宵和夏睿武则在院内将酒桌收拾好后,便分工开始洗碗。

    原本这些活是庄如霜与简茹干的。

    但吴优与简宵心疼自家的婆娘,这一日风尘仆仆赶路,回来之后又是收拾屋子,做饭。

    不忍心让二人去打扫完院子之后,回来还要洗碗。

    于是作为大夏国教的守尘馆馆长、大夏客卿长的吴优与客卿长的父亲和大夏六王子,汉王殿下兼守尘馆客卿三人撸起袖子在院中哼着小曲满脸欢喜的洗着碗。

    在庄如霜和简茹回来之后,看到三人将碗筷洗的干干净净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便到厨房内看热水烧好没有。

    热水自然是庄如霜与简茹二人用。

    简宵与吴优和夏睿武三个大男人在炎热的夏天自然用冷水洗澡。

    吴优带夏睿武去往自己购置的房子安排好后,便回到简宵家中。

    回到房间之后,看到简茹已经洗好澡坐在书桌上看书,吴优没有打扰她拿好自己换洗的衣衫便出了房间往后院走去。

    出了一天汗,浑身黏糊糊的吴优,在经过清凉的冷水洗礼之后,整个人轻盈了不少。

    在穿好衣衫之后,湿溜溜的头发散落在肩前,缓缓走回房间。

    简茹依然坐在书桌上全神贯注的看着书,吴优有些好奇。

    便抱起凳子放在书桌前,坐在简茹的身旁看向那本书籍。

    书籍上皆是诗词,吴优看了一会之后,轻声问道:“小茹,怎么看起诗词来了?”

    简茹闻言,偏头看着吴优莞尔一笑,柔声回道:“闲着也是闲着,多看些诗词,想着以后给咱两的孩子取名的时候,不会思来想去想不到名字。”

    吴优闻言想到先前在沐阳公主府时,沐阳公主与萧崇武为了取名字,挑灯夜读。

    自己本想给他们的孩子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当时也没想出来。

    想到此,吴优便搂着简茹的腰轻声道:“这名字之事不急在一时。”

    被吴优搂住之后,简茹便也合上书籍,偏头看着吴优道:“这不也是闲着吗,多看点书也是好的。”

    吴优点了点头,将简茹一把抱在自己大腿上,闻着简茹身上的香气柔声道:“夫人说的有理,但我们是不是先要有孩子在想名字?”

    简茹闻言,身体一软躺在吴优的怀中,玩弄着吴优湿湿的头发轻声道:“今晚就不要了吧,在夏城那么冬天我这肚子也没个动静。”

    手掌正在简茹身上右手的吴优闻言,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道:“当时可是夫人自己说的想要个孩子的。”

    简茹闻言脸上一红,回道:“我们从夏城一路赶路回来一个多月,今晚就好好休息吧,明晚....明晚行吗?”

    “你也说了一个多月了。”

    言罢。

    吴优的手开始慢慢朝着那高峰而去,在两座高峰慢慢游走,在听到一声轻吟声后,吴优抱起简茹朝床上走去,边走便道:

    “良宵苦短,当早日歇息。”

    .......................

    随后几日,随着简宵一家回到长寿村后,便有村民过来家中聊家常。

    身体有病之人,过来找简茹看病。

    这些村民在得知吴优与简茹成婚之后,连连道贺。

    回去在来之时,便是带着农家人特有的贺礼过来祝贺。

    在李老头的宣传之下,长寿村的村名们得知吴优要在几日后在村中大办酒席,宴请全村的老少爷们。

    村民们,便开始张罗。

    每家每户都跑来简宵家中与简宵商议这酒席之事。

    随着日子慢慢接近。

    在每家每户都搬出了自家的桌子前往村中的大空地摆起,几名村里的厨师在临时搭建的灶台处,挥洒着汗水准备着喜宴的美食佳肴。

    而村里的妇人们则在一旁帮忙洗菜,摘菜,擦桌子,上菜。

    那些老少爷们则都拿出家中秘藏的酒放在桌上,满是欢喜着闲聊着。

    简宵与庄如霜则在陪着村里的老人聊天。

    吴优与简茹和夏睿武则拿着从镇上带回来的喜糖等物品,一桌一桌的发放。

    在发完之后,喜宴的美食佳肴也上齐。

    身穿红袍的吴优与一身红裙的简茹站在最前方。

    中间一名老人,满脸笑意的将二人的手牵在一起。

    随后,老人满是喜意的声音响起。

    “今日是吴优与简茹的大好日子,也是我们长寿村久违的好日子,老朽代表长寿村的村民们祝二位新人,永结同心恩恩爱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言罢,随着老少爷们的呐喊声,吴优与简茹朝着老人与酒席上的人行礼之后,吴优满脸喜意看着酒桌上洋溢着欢喜笑容的村民们喊道:

    “今日,大家吃好喝好,酒水管够。”

    吴优说完,听着众人的呐喊祝福声,牵着简茹缓缓朝下方的酒席走去。

    吴优在拿起酒杯与简茹一桌桌的敬酒。

    简茹不会喝酒,自然都是吴优一人在喝。

    好在村里的人并不多,一桌只敬一杯。

    一圈之后,吴优并没有醉意。

    便回到主桌上陪着村里的老人喝酒。

    在老人们慈祥的目光,和连连祝贺下。

    吴优这次并没有像在大婚之时,用内功排酒。

    满脸欢喜的回敬那些前来敬酒的村民们。

    在喜悦欢庆的氛围中,吴优越喝越多。

    待酒席将散之时,吴优醉倒在酒桌上。

    ...........................

    夏城,大夏王宫。

    永安殿内,夏王坐在龙椅上,礼智信三人站在殿中与夏王汇报着守尘馆的事务。

    待三人说完之后,夏王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后,站起身子朝三人缓缓走来。

    走近之后,指了指殿旁的椅子道:“坐着说吧。”

    礼智信三人行礼答是,待夏王入座之后,三人各自落座。

    夏王看着朝气蓬勃的礼智信三人,好似在看年轻时的自己一般。

    对于他们三人现在的成就,夏王从心底满是认同和欣慰。

    想到自己的六个儿子,皆能为大夏奉献自己的力量,夏王心里愈加的满意。

    想到此,夏王看着礼智信三人缓缓道:“如今已是夏去秋来,守尘馆也正在建造之中,你们三人定要好好与你们的姐夫商议守尘馆的事务。

    务必要精益求精,毕竟这是我们大夏的大事,决不可有一丝差错。”

    三人闻言,郑重的朝夏王点了点头。

    夏王见状,想到吴优与夏睿武,便开口问道:“客卿长与老六在梁郡如今怎样了?”

    夏睿礼尊敬回道:“昨日六弟给我写信,他们刚到梁郡长寿村,师父在家中办了喜宴,邀请了村里之人一同庆祝。

    在闲余之时,客卿长便带着六弟去稻田中,观察那些稻田的生长。

    六弟也时常会请教师爷这务农之事。”

    夏王闻言点了点头道:“客卿长本是重情重义之人,你们没什么事情不要写信给客卿长,打扰到他与家乡之人相聚。”

    夏睿礼闻言,想起吴、周、越三国拒绝投降,大夏即日便要向三国用兵之事,便开口问道:“父王,这对三国用兵,不召回师父吗?”

    夏王摇了摇头,微笑道:“如今客卿长新婚燕尔,自当要好好歇息,至于那三国皆是残兵败将不足为虑,你大哥与二哥出兵即可。

    不劳烦客卿长前往。”

    “你们三人也不需要前往,且将守尘馆的事务摆在第一位就是。”

    “是,父王。”

    沉默片刻后,夏王看着三人问道:“对了,你们三人可曾听客卿长说过如何恢复老六的手臂?”

    三人闻言,面面相觑摇了摇头,夏睿礼回道:“未曾听师父言语过,不过师父既然说了定会做到。”

    “只能如此了。”夏王想到夏睿武独臂的样子叹息一声,随后想起沐阳公主问道:“你们大姐现在如何了?”

    夏睿信闻言微笑回道:“大姐如今身体一切都好,前些日子将大嫂和侄子接入府中,如今每日便与大嫂交流着怀孕之事。”

    夏王想到自己那孙子的可爱模样,脸上露出慈爱之色道:“回去之后,你与你们大嫂言语一声,无事之时带均儿常来宫里。”

    言罢,夏王见一名侍卫走入殿中,便看向礼智信三人到:“你们三人去看看你们母后吧,她上次去看雨儿的时候,没看到你们,挺想你们的。”

    三人闻言,起身朝夏王行礼告退。

    出了永安殿后,便朝着夏王后的寝宫走去。

    ......................

    开元十五年,八月二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