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之境 第八十九章 大势(万字大章)-《渝仙》


    第(2/3)页

    姜阿回道:“昨日在吴国敌军撤退之后,我便派人渡河前去烧毁敌军的船只,避免吴国敌军下次攻城从两边护城河攻来。

    前去烧船只的兄弟只回来几个,但带来了敌军船只都被烧毁完的消息后。

    我便把护城河内的投石车与箭矢和火油等物全部拉回城中,如今城中的投石车共有千余台,火油也能确保我们三次火攻。”

    吴优闻言想起在长龙关时,秦王夏睿仁所用的地道战。

    不过随后便消除了这个担忧,因为邯郸城的地形与长龙关不同有护城河,加之如果有地道在先前几次攻城之时便也早用了。

    如今听到那火油还能用三次火攻,吴优想到昨日火攻之时城墙下的敌军士兵便有接近两万余人身死,不禁对守住这邯郸城有了些许信心。

    姜阿见吴优没有说话,便继续开口说道:“如今城中只有五万士兵,那千余台投石车我配置了五千名士兵之外,其余的四万五士兵皆都将火油与箭矢全部搬上城墙。

    那四万五士兵此时也没有什么步兵与弓箭手之分,全部配上了弓箭,那五千名投石士兵则全部身配马刀随时准备支援城墙。”

    “事到如今,也只能放手一搏了。”吴优点了点头随后话语一转继续说道:“不过将军也莫要灰心,既然我们以十二万能守住他三十万,如今这五万守住他十七万又有何难?”

    姜阿闻言大笑,随后眼神露出精光道:“我东边军将士定能守住这邯郸城,不过我们东边军每个将士心里所想的是出城杀敌,而不是被迫而守。”

    吴优点了点头郑重道:“待三边军将士们一到,我们便大开城门与敌军正面交战。”

    姜阿闻言朗声大笑起来,随后与夏睿武和吴优三人在这房内闲聊一番后便起身告辞处理军务去了。

    萧崇武则去给吴优准备煎药,吴优看着堂堂大夏王朝的汉王殿下给自己煎药,不禁想起其余的三个徒弟。

    邯郸城外,吴国军营内。

    一个军帐内,主位上坐着一名身穿戎装的儒雅男子,儒雅男子正看着手中的战报。

    看完之后便将战报传递到下面的将领们手中。

    待将领们都看完之后,坐在主位上的儒雅男子轻声道:“晋国出兵二十万攻击京洲城,在七日前大夏突然有一支军队支援京洲城,随后两军在城外大战晋国伤亡十万余人兵败大退,已无力在战。

    但大夏没有乘胜追击,诸位有什么高见?”

    就在儒雅男子询问之时,一名斥候进入军帐内单膝跪地从怀中取出一道黄布呈给儒雅男子道:“主帅,王上密旨。”

    儒雅男子点了点头,斥候便起身将密旨交于儒雅男子。

    儒雅男子打开密旨细细看了起来,眼神愈加凝重。

    看完之后将密旨合上后,一脸凝重开口道:“梁国向我吴国求援,让我吴国出兵前往梁城与大夏的南边军一战。

    我王同意了。”

    此言一出,军帐中的一名将领急忙道:“主帅不可,如今大夏京洲城已成功被守住,支援京洲城的士兵必然是从那南边军处抽调出来的。

    如今不能确保那支军队会不会回南边军进攻梁国,如果是回南边军的话我国前往支援定然会损失惨重。

    加之我国进攻这邯郸城,久攻不下已然损失了十三万士兵,如今邯郸城内守军已经没了多少,如果此时我军支援梁国放弃邯郸城的话,那我军将会错失拿下邯郸城的良机。

    到时在想将邯郸城拿下定是不可能了。”

    儒雅男子闻言叹息道:“你所言我也知晓,我军出兵三十万如今只剩十七万,却还没有将邯郸城拿下,如果此时放弃的话日后大夏喘过气之后,支援邯郸城我吴国危在旦夕。

    如果我们拿下邯郸城的话,大夏即使喘过气我们也能在邯郸城守住我国国门,不会被大夏轻而易举攻破。

    到时我军进可攻退可守。

    可如今王上密旨以下,我作为主帅又是王子又岂能抗命而行?”

    “殿下,那梁国与我吴国交界,定是梁国许诺我国以割地等为报酬让我国出兵支援,昨日战报才刚从军营出发,此时还未到达王上手中,王上此时也不知我军情况。

    不如殿下此时在向王上呈报,讲清其中利害让王上得知现在的情况,如若王上还是让我军支援梁国,届时我军在开拔,如若让我军继续进攻邯郸城。

    那我们便继续攻打邯郸城,这一两日也不怕邯郸城有援军支援。”

    此言一出,儒雅男子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道:“就依你之言,我现在便上书王上让王上定夺。

    传令下去,让各军修生养息,密切观察邯郸城情况,一有情况及时汇报。”

    言罢,儒雅男子便开始持笔书写。

    夏城,大夏王宫。

    一名斥候手持战报急急忙忙进入殿中单膝跪地后,朝着龙椅前的夏王汇报道:

    “报!”

    “三边军将士已到达夏城,如今已开始安营扎寨。”

    话音刚落,又有一名斥候风尘仆仆进入殿中。

    “报!”

    “吴国三十万兵力进攻我国邯郸城,东边军守城成功,伤亡七万。敌军伤亡十三万。”

    此言一出,龙椅前的夏王脸色阴沉沉默片刻后,看着那名斥候道:“传旨三边军立刻开拔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邯郸城。”

    “是!”

    “传旨南边军,速速攻下梁国。”

    “是!”

    “传旨东边军,大夏会铭记邯郸城内的所有将士,望诸君能守住我大夏的每一寸国土不被敌国所夺,他日功成之时,我大夏定会论功行赏封官进爵。”

    “是!”

    “传旨...............”

    大夏王宫内一道道旨意传出,侍卫们便不断从王宫内出来后驾马朝着传旨之地赶去。

    夏城外,三边军军营内。

    “报!”

    “王上命令三边军即刻开拔全速赶往邯郸城。”

    夏睿礼闻言看着斥候急忙问道:“邯郸城如今战况如何?”

    “回殿下,今日邯郸城战报传来,吴国三十万大军进攻邯郸城,东边军守城成功但伤亡七万,如今仅剩五万。”

    “吴国敌军呢?”

    “伤亡十三万,还有十七万大军。”

    “可有主将与其余人的消息?”

    “诸位将军皆健在,没有一人战死。

    昨日吴优将军一人守城门,斩杀敌军无数。”

    夏睿礼闻言之后并没有因吴优一人守城门斩杀敌军无数的消息而感到欣喜,反而一脸郑重看着主位上的卫远。

    卫远看到夏睿礼看着自己,便看着自己身边的传令兵道:“传令各军停止安营扎寨,立刻分发干粮。全速赶往邯郸城。”

    “是!”

    原本满脸疲惫的三边军将士们正在安营扎寨,在军令下达之后便开始收拾物资,整个军营内没有怨言,在听闻到邯郸城如今只剩五万士兵要守住十七万吴国大军时,每个三边军将士们此时恨不得自己如今便在邯郸城内。

    其中原本是东边军的士兵们脸上更流露出悲壮之色,想念着自己在东边军时的战友,只是不知那战友如今还否在邯郸城中。

    这些人心中只有四个字在徘徊。

    “兄弟,等我。”

    邯郸城。

    东边军存留的五万士兵在将布防器材等全部搬运到城墙上之后,除了在城墙上巡逻的士兵之外,其他的士兵们则在城墙内抬着自己死去的战友朝着城中的邯郸城外走去。

    昨日守城身死的七万东边军战士,在存活的五万战士们搬运了整整一个时辰之后,在城外形成了一百多个小山。

    这些小山前东边军的战士们朝着这些小山倒火油,每个人的脸上流露出悲伤之色,眼圈里泪水打转。

    也有不少人边倒火油边失声痛哭。

    待火油倒完之后,所有士兵们在城门前列队整整齐齐看着身前的小山,每个小山前则有一个士兵手持着火把。

    城楼上,姜阿一身金甲,夏睿武扶着满身绷带的吴优艰难的站着。

    三人看着城墙下那一百多堆小山脸上露出沉重之色,待三人将每座小山的人都看完之后,姜阿脸上露出悲壮之色,大声朝着城外的小山沉重道:

    “兄弟们,你们每一个人我姜阿都记在心中,在站在每一个人都会记在心中。远在夏城的王上也会记在心中。

    你们的功劳会永远的铭记在大夏的历史上。

    ..............

    我姜阿只要没死邯郸城就不会被敌军所破,东边军的将士们只要还有一个人站着,邯郸城就不会失守。”

    “东边军将士们,给兄弟们送行。”

    随着姜阿嘶吼的大喊声,城墙上正在巡逻的将士们停下脚步与站在城门外的将士们整整齐齐拔出腰间的马刀,朝着那一百多个小山堆行礼。

    随着整齐的拔刀声,站在小山堆前的士兵们将手中的火把扔向小山堆。

    小山堆便燃起熊熊大火,这一百多个火堆的火光皆钻进了东边军将士们那眼圈发红泪水打转的眼睛之中。

    也钻进了东边军将士们的心里。

    七万士兵,加上前面四次攻城所伤亡的三万士兵,邯郸城的东边军整整没了十万兵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