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之境 第七十九章 战争-《渝仙》
第(2/3)页
“关中在年前便封关,每日都有士兵在关中巡逻查探,并未有任何异常。”一名将军起身抱拳道。
梁儒点了点头道:“今日斥候来报,秦王夏睿仁在寅时便点将出征我长龙关,三日后便会到达关外,关中守城设施是否有所不足?”
一名黑脸将军闻言起身抱拳道:“年前国中便运来许多守城设施,三日前便已全部运上城墙上,火油与石头和弓箭等物,都已配置好。
能够支撑敌军攻城二月有余。”
梁儒听完汇报后,沉思一会后继续问道:“梁城来的闫先生如今在何处?”
“这些日子一直在将军府内,并未去往他处。”
梁儒点了点头道:“如今大战在即,国君既让我们守城我们便守好长龙关,只要拖住大夏南边军一月多大夏自然会退兵,如果不退兵大夏的三边军定会被破。
不过对于这南边军我一直心生不安,望诸位回去后多加检查攻城设施和提振士气,一有情况及时禀报。”
梁儒说完之后看向梁南,梁南放下茶盏朗声道:“他大夏既然敢来,我们猛雄军就让他们留下点什么东西。不然还真的以为我梁国是吃素的。”
梁儒等梁南说完之后,在细细安排了一些守城之时的细节,待议事厅里的人走后便缓缓走出议事厅朝着一座庭院走去。
夏城,沐阳公主府。
沐阳公主夏朝雨与简茹坐在软塌上低头看着手中的信。
沐阳公主合上信纸看着对面的简茹轻声说道:“小茹,这几日我进宫时我父王便告知我这夏城中有那敌国密探,再加上最近开始打战了,你最近还是不要乱走动。”
简茹闻言臻首微点,轻声回道:“吴优在信中也跟我讲了,让我待在守尘馆内照顾好父亲母亲,不要到处走动。”
沐阳公主夏朝雨闻言,看着窗外横城的方向道:“也不知道萧崇武和你家吴优现在在干吗?”
“今日我来的时候街上就一直有人在讨论着这战事,听他们说今日战报传回夏城中秦王已经开始向梁国出征,想来他们也快到那长龙关了。”简茹沉思后说道。
“也不知道那长龙关怎么样?难不难打。”沐阳公主夏朝雨睁大眼睛话语一转看着简茹问道:“小茹,你不是从小就生活在梁国吗?你跟我讲讲。”
简茹闻言低头看着桌上的茶盏回忆片刻后,缓缓回道:“这长龙关我来夏城的时候在那里住过一晚,关内就不像那城池四面都是城墙,只有一道城墙。
那道城墙很长也很雄伟,都是那青砖石所建的,我来的时候就看到城墙上都是那身穿黑甲的兵卒,我想这一战我们并不好打。”
沐阳公主夏朝雨闻言点了点头,不知在想着随后莞尔一笑道:“萧崇武和你家吴优都不是那平凡之人,定会跟我那弟弟很快的攻下那长龙关的。
到时将那人神共愤的梁王抓获收复失地后,到时我和你一起去你的家乡看看。”
简茹闻言微笑回道:“我的家乡就是一个小村庄,公主去了定会不习惯的。”
“有什么不习惯的,萧崇武跟我讲过的那小村庄内的人都很好,萧崇武还跟我讲了他们从梁国来夏城的时候,还到一个老爷爷家中讨吃的,那老爷爷家徒四壁还是给了一些东西给他们两个吃。
但那老爷爷的孙子被梁王的人强行抓去当兵,真不知道梁国的人都那么好,为什么会有梁王这种人。”
简茹看着沐阳公主本来温柔的样子说着说着便愤慨起来的样子,想到先前与吴优和萧崇武二人从家中前往邺城之时遇见的那三十骑黑甲骑兵,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抓他们,还让手下杀了吴优与萧崇武留下自己,简茹如今想起也有些气愤说道:
“上梁不正下梁歪,梁王如此手下的人也如此,就是苦了平民百姓。”
沐阳公主夏朝雨闻言想起那辛苦劳作的平民百姓,惆怅道:“不知道这次打仗会死多少人,也会有多少老爷爷失去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简茹闻言想到那远在邺城的师父,不禁有些担忧。
沐阳公主夏朝雨看到了简茹眼中的担忧,知道简茹在担心自己的师父便开口安慰简茹道:“小茹别担心,这打仗肯定打不到邺城。你师父定会没事的。”
简茹臻首微点看着沐阳公主自嘲道:“我们这些女子能做的就只有在家中整天忧天忧地的,其他的啥也不会。”
沐阳公主闻言抓住简茹的手轻声说道:“我们女子在家中能不让外面的夫君担忧就好,至于那外面的事情就让他们男人去干。
我母后在我成人之时便跟我说作为女人不要让自己的夫君操心担忧就是对自己夫君最大的支持。
那时我还小不太懂,如今都三十岁了才知道我母后就是这么一直支持着父王。他们两人的感情也一直这么好。”
简茹闻言也想起简宵和庄如霜二人相濡以沫的日子,随后看向窗外的桂花树好似吴优的声影在窗外的桂花树前一般。
长龙关关外地道内,吴优与萧崇武随着三边军在休息两个时辰后便跟着卫远进入这地道,十五万将士井然有序的在地道中行走,在岔路口时朝着自己的方向走去。
吴优与萧崇武便一直跟着卫远身边,一直朝着长龙关关口处的地道走去,在地道内断断续续走了一天一夜后,终于到了地道出口处。
随后地道内的三边军便开始在地道中修身养息等着秦王夏睿仁的命令,等了两日之后地道上开始传来震动,地道中的三边军知晓秦王夏睿仁率领大军到了长龙关外。
长龙关外,二十五万精兵整整齐齐站在距长龙关五十里处。
阵前,一辆六马战车站在中央处,战车上站着一名身穿金色戎装面容英俊充满肃杀之气的年轻男子,男子身后屹立着一把战旗,战旗随风飘扬一条龙好似活了起来,龙的上方写着一个夏字。
在六马战车身旁站着金戈铁马的十余位将军,将军们身后是左手持盾右手持刀或枪的麒麟军将士,在这些将士们身后,则是投石车云车等攻城装备。
在这些装备背后则是十万金戈铁甲的虎骑营。
整整二十五万精兵屹立在长龙关外,纹丝不动空气中弥漫着肃杀之气。
秦王夏睿仁站在战车上看着那长龙关上的守将,扫视一番后便想让身边将军前往关门前劝降叫阵,就在此时。
漫天箭雨和石头朝着南边军飞来,秦王夏睿仁猛的一抬手,这一抬手战车上的亲兵便开始挥动旗帜,旗帜一挥战鼓声响。
“杀....杀.....杀......”
战鼓声一响,喊杀声一出,作为冲锋营的麒麟军不惧那漫天箭雨和石头,不惧生死将盾牌抵在身前挥动着马刀吼着杀声朝着长龙关冲去。
冲锋的士兵中不时有人缓缓倒下,但身后的士兵依然不畏惧顶着前方倒下的战友继续朝着长龙关冲锋,身后跟着抬着云梯的士兵。
战鼓号角声响彻云霄,投石车上的石头都淋上了火油点燃后,投石车便把石头往长龙关内投去,伴随着这些石头的还有麒麟军中弓箭手射出的弓箭,弓箭上也带着那火油布。
这些石头和弓箭朝着那长龙关飞去,砸在长龙关的城墙上和钉在城墙上的木柱上,或者砸到那城墙上正往关外射箭的弓箭手身上。
随着双方的你来我往,向长龙关发起冲锋的麒麟军不断有人倒在火堆之中,长龙关上的士兵也不断有人掉落下来。
随着时间慢慢消逝,双方的人越死越多,长龙关城墙下的人已经成了一座尸体形成的小山峰。
但在麒麟军就要借着这些长龙关敌军的尸体登上城墙之时,城墙上的长龙关守军向城墙下的尸体倒火油,火油淋在这些尸峰上随后一把火把丢在尸峰上。
尸峰燃起熊熊大火,这些大火上弥漫着黑烟。
秦王夏睿仁看着城墙下的这一幕,在看到来不及从尸峰上下来的麒麟军将士身上燃起大火在尸峰上挣扎时,秦王夏睿仁面色阴沉抬起右手,身后的亲兵打起战旗随后鼓声和号角声一转。
撤退的号令响彻战场,麒麟军的弓箭手和投石车掩护着冲锋的将士撤退,这一战一退便用去了一个时辰。
南边军向后撤退五十里后,安营扎寨。
秦王夏睿仁在军帐之中召集各大将领听着统计伤亡的士兵。
今日一战,伤亡八千。
特别在长龙关的敌军在尸峰上倒火油燃烧尸峰之时,损失惨重。
秦王夏睿仁坐在座位上面色阴沉,看着诸位将军道:“今日一战,虽损失惨重但也知晓了这长龙关内守城的决心,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这长龙关的守军会使出这如此不尽人道之法。”
几位将军闻言后都想起今日一战那尸峰上麒麟军冲锋将士被火烧的场景,皆面色阴沉。
秦王夏睿仁沉默片刻后说道:“今日安营扎寨盯住那长龙关的情况,明日辰时之时在集合部队一举进攻长龙关。”
诸位将军后闻言领旨告退。
秦王夏睿仁看着众人退去之后,在桌上的之上书写之后交于亲兵吩咐亲兵之后,亲兵告退。
地道内,卫远接着地道内微弱的火光看着一张纸。
看完之后看着吴优与萧崇武道:“今日一战,我军伤亡八千。秦王让我们三边军随时待命,在三日后等候秦王命令挖通地道攻入敌后。”
吴优与萧崇武听到伤亡八千之时,心里一沉。
二人虽说也是经历过生死厮杀,但在南炎天之时但是修行者的单人厮杀并未与如今这种战争,听到今日试水一战南边军便伤亡八千,不知破长龙关之后与梁国的黑甲骑兵和进攻梁城要死多少士兵。
卫远看到二人的异常伸手拍了拍二人的肩膀沉声道:“男儿生来便为打仗而生,战死沙场是我大夏男儿的荣耀。”
吴优想到大夏要收复失地恢复大统不知要死多少将士心里更加沉重,有些后悔当日答应夏王之事,不过吴优想到即使没有自己,夏地上依旧会有战争。
大夏也会收复失地,即使不收复失地也会有诸侯国进攻大夏。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有争斗就会有伤亡。
吴优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将伤亡减少,尽快的让大夏恢复这大一统。
如何减少伤亡,吴优心里明确就是自己诛杀主将和其他的将领,让其群龙无首被迫投降。
想到此处之后,吴优看向萧崇武正看着自己,吴优知道萧崇武心里的想法。
与吴优一样想尽快的结束战争,随后萧崇武便是向夏王开始谈论以民为主的时候,这样一来夏地的百姓安居乐业,争斗之心便少很多,即便是有也能减缓争斗。
至于以后如何,二人不知晓如今能做的便是眼前之事。
翌日。
秦王夏睿仁继续率领南边军攻击长龙关,但此次攻击并未有那麒麟军冲锋,而是以投石车和弓箭手等攻向长龙关城墙。
双方你来我往,秦王夏睿仁一直没有下令冲锋,待一个时辰后鸣金收兵。
长龙关内,将军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