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太师“高论”-《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2/3)页

    芳期不得不承认的是,她的祖父曾为王太傅赏识青顾,才得以在仕途上平步青云,而要不是祖父取得高官厚禄,她又哪里来的锦衣玉食?她并没有资格指责祖父照抚洛阳王氏。

    “翁翁明知王尚书将有大祸临头,为何不阻止晏郎的计划?”芳期再问。

    覃逊一笑:“岳父大人于我有恩,你的祖母,待我有情,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报偿岳家妻族,就说高仁宽和小舅的行事为无端察觉,我也已尽力劝阻他们了,并非是我背叛出卖,这一点我问心无愧。

    可我同样欠了无端的人情,他是看在你这丫头的情面上,助我在与向进生死相拼时成为胜出一方,无端对我覃氏一族有恩,我阻止他的计划,无异于恩将仇报,更不要说东平公对我也有举荐之恩,我只惭愧不得相报的机会,反而……谗害东平公的凶手,竟然还有我的亲族,如果我再将无端陷于危境,上天当也容不下我,容不下我的子子孙孙。”

    覃逊捧起茶盏,半晌却又放下。

    “我今日跟丫头你说的这些话,都是从心窝子里掏出的真言了,你信我,再听我接下来的这番分析。”

    芳期点了点头。

    她今日既来,其实已经完全解消了从前对祖父的成见和心结,她并不是来兴师问罪,是因有许多的不安,她希望能通过今日和祖父的一席谈话,得以平定。

    “无端有弑君之图,我相信他不是想不出办法借他人之手,他肯定能做到全身而退,继续留在临安,甚至还能把控朝政大权,但无端却早有准备成事后远走,说明他现在虽说没有公示他与害杀东平公的凶手乃不共戴天,无非是为了最终的弑君大计,将元凶帮凶都一网打尽,最终,他会宣告天下,东平公就是为这些人谗杀,他已经为东平公复仇。”

    芳期很信服,这太是晏迟能干出的事了。

    “我要还无端的人情,势必就不能留在临安,虽说这大半生的奋博都如付之东流,不过到底还能使你的父亲、叔父,我覃门的子孙换取个平安,要说来,这淮何之南,大卫社稷,朝堂之上若没有无端这样的谋略之臣,多半是气数将尽,迟早会崩亡于辽军的铁骑之下,届时我恐已不在人世,我一族子孙,也难逃亡国之奴的命运。

    所以,不如随无端远走,听由他的安排,西夏也好,高丽也罢,虽是异邦但至少非大卫的敌仇,我一族子孙,也可为友邦之臣,也许还能挽救大卫于水火之中,如此无论是私己之利,还是人情之义,甚至于报国之忠,都算俱全了。”

    芳期:……

    我翁翁还是我翁翁啊,真是算计得面面俱到。

    “你还记得我上回提醒你的话否?让你万万不可因为舒丫头和无端生隙,上回我不及与你细讲,今日也没什么好再隐瞒你了。无端承认弑君,当今太子哪怕不曾被官家废位,也没有臣公愿意让一个稚子继承皇统,因为到那时,卫国发生这样的大乱,辽国势必趁虚而入,皇位之上需要一个长君,才有可能平定内忧乱患。”

    “那太子……”

    “有徐准、辛怀济这样的臣公在,太子不会有性命之忧,太子虽是舒丫头亲生,不过已经过继给官家,太子的嫡母就是陈圣人,所以哪怕是臣公力谏另立长君,无非也是废太子为王爵而已,后族本就非强势之族,梁国公陈瑛的野心也不到置生死不顾的地步,他那人尚识进退,不可为之事绝不会为,太子失了势,与皇后无异于孤儿寡母,不再成为新君的威胁,且据我推断,臣公们多半会推立汴王继位,汴王仁厚,必会善待太子。”

    芳期想起晏迟卜断汴王子将夭折,虽然说是应汴王之求,为的是保全两个孩子的性命,不过既有这样的卜断,其实也有与汴王划清界限的用意,那么当晏迟“宣告”弑君,兴许世人就会质疑汴王也乃同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