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十二章 前尘旧梦(二)-《来碗孟婆汤》


    第(2/3)页

    [嘶……原来真相竟是如此吗?]

    [那是当然,不然你以为人家干嘛放着好端端的承宣使府不嫁要嫁个商人!]

    ……

    流言越传越广,内容也越来越离谱,无论承宣使怎么辟谣都没用,就连太宗皇帝都有耳闻。

    承宣使可以不在意百姓怎么传,但不能不在意太宗皇帝怎么看。

    更何况太祖皇帝说是驾崩,实则是抱暴毙,等第二天众人得知太祖皇帝驾崩,皇位就已经是太宗皇帝的了,其中有何蹊跷旁人无从知晓。

    在这个时候引起新皇的注意力,无疑是将承宣使架在火上烤,一个不慎,发配边疆,抄家都是大恩大德。

    太宗皇帝听到市井的传闻后召了承宣使觐见,屏下了所有宦官,没人知道君臣之间密谈的内容是什么。

    只是三日后,皇宫里派人镇压了各处流言,承宣使也成了殿前副都指挥使。

    同样是正四品,看起来像是平级调动,可只要细究一下,就会发现两个官职完全是云泥之别。

    承宣使不过是一个不用到地方赴任有名无权的官职,殿前副都指挥使确实实打实的实权官职,手下掌着三分之一的禁卫军。

    一个虚衔一个掌握禁军的实权职位,加之太宗皇帝扶持,就是比起寻常的二品大员也不遑多让。

    也是在那一天夜里,方家悄悄来了一位“贵客”,肤色苍白,细腻无须,嗓音娇柔,一个眼就能看出是宫里的宦官。

    宦官往主位一坐就说传太宗皇帝口谕,欲要扶持我方家,打算让我爹接手部分盐的产业。

    作为代价,要我父亲为太宗皇帝收敛天下财富,倾尽举家财力助他北伐。

    我父亲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盐呐,那是太祖皇帝即位后就死死捏在手里的产业,绝对不容民间商人染指。

    还有矾,酒,碱这些都是如此,碰这些产业轻则处死,重则灭门。

    父亲有自知之明,就算方家声名在外,也远远没到能受到太宗皇帝垂青的程度。

    真假尚且不论,单单是皇帝分钱给你,你真敢伸手去接不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