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说客-《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第(2/3)页
吴胜宇答道,“虽然题目是一样的,但是人不一样。只是基础教育接触到的东西不多,只有真正对学习有兴趣,能够独立认真思考的人,才会想的很深入,在一个问题上寻根探源。
对世家来说,是一个优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资源,只要他们认真起来,就能比寒门、普通百姓跟容易获取知识。”
沈三问点头,“是这样的,不过自古纨绔少伟男,他们不用奋斗就拥有太多,能求学吃苦的人少。”
吴胜宇:“寒门的人读书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整个家族的人都盯着他有没有好好学习,他们会更用功。”
沈三问再次赞同,“所以以后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死读书不会活学活用的人,这也会是世家的优势。未来,谁知道呢?”
沈三问再次帮他们三人审稿,指出他们的不足,并让他们着手制定具体的规则。
世家的人没有离开酒楼,他们就沈三问说的话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这次辩论比演讲台上那次要重要的多。
他们分成了两派。
以范阳卢氏为首的一派和以博陵崔氏为首的另一派。
李氏、郑氏有些摇摆不定。
与地理位置有关。
卢氏一脉远离洛阳,不像崔氏王氏距离洛阳近,受到的敲打更多,与王孙贵族的结交也更多。对沈三问所说的许多话并不认同,世家千年繁华,出了许多龌龊的同时,也有许多达官显贵和名相名将。
只指责他们的不足,否定他们的功绩,他是不能接受的。
没有世家,李唐皇室开国之初算得了什么,如何统治全国?
在他心目中,这种卸磨杀驴的行为,必须想方设法制止,维护他们的利益才行。
崔氏则认为沈三问说的十分有道理,他们暗中的那些动作朝廷已经有办法应对,如果继续下去,惹恼了皇帝真的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谁说武则天这些年已经不再大举屠刀了,但是这等重要的事情当头,谁说得准。
这不仅仅是顺应时代,谋一条更好的出路,还是自保。
何况,他崔氏的人在科举一道表现并不差。
摇摆不定的人想法更加简单,他们不懂得旁人眼中的怨恨,不相信千年他们就积累了这样的名声,突然不敢与皇帝对着干,也不信任皇帝。
被利用一番,再被踢出局甚至性命不保,才是最冤的。
好好的,商议个状元事项不是挺好的,为什么要发展成这样?
几个人都是老江湖了,各有各的道理,看不清楚风向谁也不会有所行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