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歌谣-《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第(2/3)页

    李家得天下,如今武家坐天下,都是民心向往的结果,百姓渴望道教的传人,继而是佛祖转世之人成为天下的领袖,带他们过上好日子。

    而且确实,他们现在过得更加殷实。

    现在这个殷实,却要毁了世家千百年来的自豪与底蕴。

    自然不能让他们将这些计谋顺利执行下去。

    世家几个族长一改之前的宽松政策,也不再迷信经济制裁,国库没有钱。已经让寒门骑在他们头上,再让平民插一脚,他们实在无可忍受。

    寒门占这天下的多少,平民又占了多少,还有陛下有意为之,不出二十年,世家就将沦为工商之流,为天下鄙视和耻笑了。

    这下这些人是真的慌了,特别是看到王成的进步,看到王家斗志高昂的众人。

    这三个人无论是否能撼动大树树根,他们都要阻止。

    这一战,民心是最为关键的要素,他们便从民心开始入手,他们要让全国百姓,畏教育改革如畏虎。

    世家最有才学的人被聚集在一起,目标是编撰一首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歌谣。

    在识字不多的农村,纸写的公告和画作远没有歌谣传的广泛,图画能够一意多解,但是指向明确的歌谣,没有误会可言。

    歌谣云,春风吹,战鼓擂,现在世上最怕谁。就怕苛税猛如虎,就怕改革严如刀。

    改革到,学堂开,夫子学费贵如山,如刀割我心头肉,如海淹我不安宁。

    两枚铜钱,五个小饼,或者五串糖葫芦,就能让一村的孩童学会这首歌谣,在寂静无人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哼唱,在玩伴面前显摆。

    在世家做出这个决定的第二日,沈三问是被人叫醒的。

    “驸马爷,现在天下流传着对您不利的言论。”护卫惊慌失措的叫醒他,外面谣传,驸马沈三问借助教育改革之事,打算横征暴敛汇聚天下之财,让民不聊生。

    一夜之间就能使想要的言论传遍天下,比李唐皇族更为恐怖的传播力和执行力,世家对天下的影响也正在于此。

    沈三问不耐烦的转了个身子,“别吵,再睡一会。”

    护卫复又惊慌的向公主请示。

    公主显然在他报告沈三问之时就收到了消息,脸上浮现恼怒之色,这些贼子也太狠了,什么罪名都敢用,看来母亲还是对他们太仁慈了。

    虽然皇帝不会因言治罪,但是一旦嫌隙生,对沈三问有了提防之意,教育事业怕是不能成了。天下人的舆论都不重要,唯独这洛阳的舆论和风向,不能任由着来。

    沈三问此时仍然在会周公,就算天塌下来也有比他个子高的顶着,怎么能为了一些小事觉都不睡就起床。

    这样不自由的日子,与他的自由的人生理想太过背道而驰了。

    睡,就要好好睡。

    公主仔细思索着补救的办法。

    陛下收世家之权,聚天下赋税,又修道路,战敌国,文治武功已经达到鼎盛,如今兴教育,不过是更进一步,钱财会是巨大的缺口。

    自己的府库虽然钱粮不多,但是在如今这个人人收敛的时刻,用财务换取名声,结合几次功劳,保下一个人来,是没问题的。

    只看沈三问接下来如何申辩,母亲又如何定性了。若是天下人反对教育呼声太高,严重甚至会引发动乱,那时必须有人担责,沈三问难辞其咎,而她又能如何?

    公主思前想后,终于思路明晰。

    只能未雨绸缪,在事情尚未定性之前,将沈三问摘出去,将选定夫子和一些关键步骤的权力分出去也未尝不可。

    沈三问被人搅了清梦,又在床上翻来覆去好一会,终于睡好回笼觉,精神振作起来。

    等候在外的护卫听说他醒了,终于有机会入内通禀。

    “驸马爷出大事了!天下都在传一首歌谣,意指您借教育改革之事,行受贿索贿之实,将会接着学费和考验提名权的名头,影响科举公平,行法外之事。”

    “哦。”沈三问淡淡回应。

    这八字都还没一撇,谁信啊。

    “真的天下都在传。”

    “哦。”沈三问毫不在乎。

    陛下想要做大事,这些人不足为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