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7章 包税-《大明:国舅凶猛》


    第(3/3)页

    张骥转而公关张剧,希望张剧麾下的军户能转成盐业工人,他给许诺了丰厚的利益,并且提前打包票,这不是盐工灶户,而是一个新的衙门。

    而就因为张骥那一公一私的奏折家信,京城几乎是人脑子打出了狗脑子,满朝衮衮诸公,全被波及个遍。

    因为张骥投下的这个史无前例的重磅炸弹,威力简直骇人听闻。

    建昌侯竟然要包盐税,而且每年不低于三百万两,并且逐年递增百分之三。

    这是什么概念呢!大明现在的岁入也没多少,等于过个十几年,大明的岁入,建昌侯一个人全给出了,这是人话吗?

    别说朝臣们不信,朱佑樘也觉得小舅子大难不死,脑子可能出了点问题。

    就算朝廷答应,朱佑樘都不答应,不能让小舅子吃大亏啊!

    但随后传来的晒场大获成功,食盐产量有望突破年产二十亿斤,朱佑樘又犹豫了。

    如果这个产量没骗人,那小舅子所说,还是有几分可行性的。

    更让朱佑樘高兴的是,这里面又有太子的功劳,太子发明的水泥是修筑晒场的必备材料。

    朱佑樘高兴的大手一挥,给朱厚照放了三天假,还把沐昆献来的大象送给了朱厚照。

    朱佑樘也随后把此事让内阁会同百官评议,看看能不能把盐课税银包给建昌侯,以换取每年三百万,今后会更多的盐课银子。

    产生了这样的大讨论,有些人也终于坐不住了,国库增加银子,又不是给他们加俸禄,真的让建昌侯包税,他们可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是该让建昌侯知道知道,出头的椽子为什么先烂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