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夜无话,张骥回到京城之后,又忙碌了几天,才算把张鹤龄的后事料理完毕。 而此时,礼部春闱会试,已经考过两场。 按照会试的规矩,要考三场,每场三天,眼看着再有一场就结束了。 张骥的重心和注意力便转移到了会试上,正如他之前预感的那样,今年的会试,气氛非常不对劲。 考过两场之后,已经传出了不少风言风语。 考试的举子们有点燥,起因便是这次的考题,太生僻,太难了。 难到什么程度? 自认答出者,答好者,百不存一。 按照这个情况,觉得自己能考中进士的举子,罕见之极。 而在举子一片哀嚎中,有那么几个人比较跳,其中的佼佼者,代表者,便是徐经,唐伯虎。 一来他们是得到了张骥和马文升的授意,故意如此高调。 二来是真的考的不错,在第三场考完之后,徐经对周围失魂落魄的考生们口出狂言,声称自己可中。 唐伯虎就更张狂了,直言自己必中状元。 这话招人恨不? 合着我们名落孙山已成定局,你们没放榜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能考中,还考上状元? 俗话说嫉妒使人面目全非,这其中就包括唐伯虎的好友,同科举人都穆。 都穆其他题目考的不错,但程敏政出的那道生僻考题,回答的胡言乱语都是高估了。 郁闷的都穆也懒得上前跟唐伯虎和徐经搭话,闷头往住的客栈走去。 同行的还有几个考场失意的举人,不知道是哪个举人的家仆一直在礼部外面守着,突然传回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大吃一惊的消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