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一辆普普通通的黑色马车缓缓行进在朝歌的街道上,街道两旁的商铺熙熙攘攘,人群如同织布机上跳动的梭子,络绎不绝。 姜子牙坐在马车轿厢内,正眉头紧锁,在心中反复盘算着善堂最近的开支。 突然,他心神一动,似乎有一股莫名的感应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轻轻撩起车帘,目光投向了窗外的街景。 只见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个拄着拐杖、面容慈祥的老道正朝着这本望来。 那老道身穿一袭青色道袍,面色红润,头秃顶广,浑身散发出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 大师兄? 姜子牙心中一惊,一眼便认出那老道正是自他上了昆仑山后,便一直对他照顾有加的大师兄南极仙翁! 他来不及多想南极仙翁为何会出现在此地,连忙对车夫说道:“停车,我有要事。” 车夫应了一声,马车缓缓停下。 姜子牙急忙下车,快步朝着南极仙翁所在之地行去。 然而,当他穿过人群,来到南极仙翁刚才站立的地方时,对方却已经不见了踪影。 姜子牙四下里寻找,却连南极仙翁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街道上的人们依旧匆匆忙忙,谁也没有注意到刚才那位老道的存在,仿佛他从未出现过一般。 姜子牙站在街道中央,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失落,南极仙翁突然到此难道不是来找他的? 这时,一个粉雕玉琢的白衣童子朝他走来,恭敬地作揖一礼,口中道:“师叔,师尊在城外的青松山等候多时了,请您速速随我前往。” 姜子牙眼前一亮,那白衣童子正是他熟悉的白鹤童子,乃是南极仙翁的弟子,同时也是在玉虚宫内侍候的道童,一直负责传递信息与各种琐事。 他心中如释重负,看来大师兄的确是来找他的,只不过碍于城内人多眼杂,浊气浓重,所以才请他去城外相见。 这般想着,他立刻跟随白鹤童子,两人一前一后,向城外走去。 尽管街道上人来人往,但在姜子牙的眼中,这些都成了背景中模糊的影子。 两人的身形渐渐变得朦胧,仿佛融入了风中,一步跨出,千百丈距离瞬间缩短为咫尺之遥,这正是玄门神通——缩地成寸。 仅仅几步迈出,街景瞬息万变,城墙、田野、溪流在他们眼前一闪而过。 不多时,两人已经来到了城外的青松山。 这里绿树成荫,山风送爽,溪水潺潺,与城中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姜子牙环顾四周,只见山坡上松树挺拔,山谷中溪水清澈,几处山石上苔藓斑驳,显得古朴自然。 他的心情也随之平和下来。 白鹤童子指了指前方的一条小路:“师叔,请这边走。” 姜子牙点头,跟在童子后面,沿着小路蜿蜒而上。 山路弯弯,鸟鸣清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他们很快便到达了山腰的一处平台。 这里视野开阔,可以远眺整个朝歌城,城市的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水墨画。 南极仙翁身穿青色道袍,背对着他们,正静静地站在平台边缘,手中拿着一根长长的拐杖,似乎在凝视着远方。 姜子牙上前几步,恭敬地喊道:“拜见大师兄!” 南极仙翁缓缓转过身来,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目光如同深潭,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子牙,你来了。” 南极仙翁的声音温和,笑眯眯地望着姜子牙,伸手轻轻一拂,面前便浮现出一张石桌,和两个蒲团。 石桌上摆放着一壶清茶,蒸腾的热气在空气中缓缓升起,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来,先尝尝麒麟崖下那株老茶树的新茶。” 姜子牙闻言心头一热,仿佛又想起了在昆仑山挑水、浇松的那段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