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长洲(二)-《盛唐崛起》
第(1/3)页
&&&&从龙山吹来的夜风,带着一丝丝山中的凉意,驱散了暮夏时节的酷热。● ●
&&&&二百府兵以驿站为中心,在方圆十里内搜了一个遍,却没有现任何可疑的人。
&&&&“青之,生了什么事?”
&&&&留守在驿站里的杨思勖闻讯赶来,就看到杨守文手里拿着一支箭,站在门廊上。
&&&&杨守文沉声道:“刚才我睡觉的时候,有人向我屋中射了一箭。”
&&&&“什么?”
&&&&杨思勖大吃一惊,眼中露出凝重之色。
&&&&“是什么人,如此大胆?”
&&&&杨守文摇摇头,轻声道:“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感觉得出来,对方似乎并无恶意。”
&&&&“哦?”
&&&&“杨寺人,请随我来。”
&&&&杨守文说着话,转身回到了客房里。
&&&&杨思勖紧跟在杨守文身后走进房间,不过在他进房之后,却把两个小太监留在了外面。
&&&&“你看,这支箭射中了床栏。”
&&&&杨守文伸手,指着床头的木栏杆上,那上面有一个清晰可见的箭痕。
&&&&“如果对方是冲我来的,大可以把箭射在床上。我相信,一个敢来行刺的刺客,箭术就算再差,也不至于……”说着话,杨守文指了指床栏上的箭痕道:“这说明对方并不想射杀我,其真实的目的,只是想给我一个警告,或者说想提醒我什么。”
&&&&“提醒什么?”
&&&&杨思勖没有驳斥杨守文的分析,反而饶有兴趣的看着杨守文问道。
&&&&“吕先生。”
&&&&一直跟在杨守文身后的吕程志走上前,递给了杨思勖一张纸条,“这是对方射来的箭书。”
&&&&所谓箭书,其实就是把书信缠在箭竿上,射给收信方。u8小■▲▲▼说 ■
&&&&杨思勖接过了箭书,诧异向杨守文看去。
&&&&却见杨守文朝他点了点头,于是把箭书打开来,就着屋中的烛光看去,见那箭书上只写了两个字:泰伯。
&&&&字体非常漂亮。带着一种飘然若仙的韵味。
&&&&杨思勖看完了之后,不禁也露出了愕然之色,扭头向杨守文看去。
&&&&“泰伯,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当时周国领古公亶父欲传位三子季历。但是季历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做泰伯,一个叫做仲雍。泰伯和仲雍得知消息后,为了不让古公亶父难做,于是两人携手出逃荆蛮。建立了吴国,也是吴国的始祖。”
&&&&吕程志忙向杨思勖解释这泰伯的含义。
&&&&杨思勖道:“吕先生,咱家知道泰伯是何许人也。”
&&&&“啊?”
&&&&“我是想问,这箭书上的泰伯二字,是什么意思?”
&&&&“这也是我找杨寺人来的原因。”
&&&&杨守文朝吕程志点点头,吕程志立刻躬身退出了房间。
&&&&屋子里,只剩下杨守文和杨思勖两人。
&&&&“杨寺人,我姓杨,你也姓杨。虽然说咱们不是同宗,可俗话说得好。一笔写不出来两个‘杨’字。而且,你是姑姑派来的人,我自然会把你视作自己人。”
&&&&这一句话,可说的杨思勖激动起来。
&&&&他连忙道:“蒙征事郎看重,不嫌弃咱家是个废人,咱心里感激的很。
&&&&此次出行前,上官姑娘曾对奴婢吩咐过,要我听从征事郎的差遣。征事郎若有吩咐,只管说就是。咱家只要能做到,绝不会有推辞。”
&&&&这阉人。其实最重颜面。
&&&&他们本身是五体不全,以至于被许多人嘲笑。●■ ■
&&&&不少人表面上敬重,可私下里难免会看不起他们。而杨守文对杨思勖,却一直很客气。也让杨思勖非常感动。如今,杨守文更以姓氏拉近两人的关系,也让杨思勖感到惶恐。
&&&&杨守文的‘杨’代表着什么?
&&&&那是弘农杨氏的杨,是关中豪族。
&&&&哪怕杨守文已经被杨氏逐出,可是在杨思勖看来,杨守文始终都是四知堂的子弟。世家豪门最终血统。也正是这种血统论,使得贵胄子弟在普通人眼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杨守文摆摆手,轻声道:“杨寺人,这里没有外人。
第(1/3)页